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u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中学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从整体上理清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核心问题。为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分别从制度、课程、训育等中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入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论述。而后试图在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归整分析的基础上,以量化形式描述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发展。 西方中学的发展存在贵族性的“下构型”路线和平民性的“上构型”路线,现代中学制度在两条发展路径的沟通中逐渐成形。沟通过程中这种由社会性矛盾所引起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矛盾在西方自然发展的中学制度中逐渐得到调整。而我国现代中学制度的产生是在向西方借鉴和模仿的基础上骤然、成套出台的,所移植的制度中包含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意义并不与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学教育目标定位上一直纠缠于升学准备、充实普通知识以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生活和职业预备三种取向的分离与结合,在中学制度模式上长期存在单轨制与多轨制、分段制与一贯制、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争论,正表明了这种调适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在理论上虽已深受西方各种课程观念的影响,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则一直以科目本位和学科中心课程为主导,即使在20年代儿童中心主义盛行的时候也没有完全偏离这一中心。20世纪前半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文化主义的教育哲学逐渐被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所取代,教育心理观念上的形式教育说逐渐让位于实质教育说,作为这种变化在课程上的反映,是非学术性的技能性科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逐渐增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的演变大体反映了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工具类课程比重减少,文体技能类课程比重的增加。 训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从人自身出发的教育内涵分解逐渐演化为学校内部工作职能划分的结果。清末民国中学训育从指导原则看,经历了清末的专制权威、民国初年的人格感化、五四时期的学生自治和个性主义,到国民政府时期强调团体和纪律的训练等阶段,明显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节律变动对学生行为观念的要求。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艰难地承受着中国社会变革所赋予的使命,不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内部结构上也逐渐能反映现代社会的要求。如学生来源的阶层分布日益广阔,中学教育平民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女子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主体的多样性,师生比例、教职员比重的渐趋合理化,办学效率的不断改善等。 清末民国的中学教育已成历史,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中学教育问题中却有历史的影子。在对中学教育的历史过程进行认真思考总结之后,我们将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环保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优化培养幼儿素质,使幼儿在幼儿园中获得更多的环保教育知识,对于优化祖国环境也起到积极的推
私家、官家与史家三大目录系统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目录学的主体部分,私家目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于类目创置、搜佚补阙、辨章学术与考镜源流上,更表现在其与时代政治、学术、文化之
生长军官院校是1999年我军院校调整改革后新归类的院校,包括综合性院校和专业性院校,承担生长军官任职前培训的任务。本文运用系统整体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优化调整生长军官院校内
在计算机广告制作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让学生的设计作品抛开稚嫩,趋于成熟,接近于专业广告公司的要求,成了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专业工作室为平台,
<正> 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建设问题,近些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不少这类城市都作了规划,工作也有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实践中,矛盾仍然很多,表现在:发展生产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关
<正>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原有产业之外,另行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以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称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当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之后,在新的产业经营过
基于哲学视角下,任何事物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间既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呈现出相互制约性。在图书流通中,其页码与书价、借书量与还书量等间都存在着这一关系性,但如何
会计价值危机令现行会计信息系统陷于窘境,为此必须构造新一代的会计信息系统。阿妮塔·S.霍兰德提出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具备了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构建现代会计信息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对其投资扭曲行为进行实际测度,并运用Fazzari等的投资决策模型对浙江省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