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压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生态地理代表性,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且位于西北荒漠区的东缘,也是草原区和其东南农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草原退化及其恢复演替研究的背景下,以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的相关关系为基础,研究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但土壤养分总空间异质性形成中的结构性因素所占比例不同程度的下降。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群落盖度在休牧过程中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另外,群落不同植物种的相对生物量和群落的α多样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 不同演替系列植物种的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建群种羊草的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最高,重度退化指示种星毛委陵菜最低。植物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与木质素含量、C:N比、木质素:N和木质素: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凋落物C:N是影响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最关键的内在因素。 地衣对放牧践踏非常敏感,在休牧后第4年,原各放牧率下地衣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四个放牧率下除0羊/hm2区地衣生物量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显著外(P<0.05),其他处理地衣生物量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盖度、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均不显著(P>0.05)。地衣生物量与禾草植物功能群、百合科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在四个放牧梯度上均存在着一致的负相关趋势,但只有与禾草植物功能群相关显著(P<0.05)。地衣生物量分布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无机氮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氮相关显著(P<0.05)。土壤容重与地衣生物量分布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只有重牧区(6.67羊/hm2)相关显著(P<0.05)。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由于受植物种多种特性的综合作用,羊草、冷蒿、星毛委陵菜、木地肤和小叶锦鸡几种群斑块土壤pH、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土壤全氮和无机氮以及氮矿化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异。各植物种群斑块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壤pH和C:N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显著(P<0.05)。 尿斑形成初期土壤pH值显著升高,但随着硝化作用的进行和植物对NH4+的吸收尿斑土壤pH值开始下降,70天后并降低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羊尿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氮。施尿后,土壤NH4+-N含量显著增加,但7d后土壤NO3--N含量才开始明显升高。由于受羊尿灼烧的缘故,施尿区牧草生物量和氮含量表现一定的初期降低现象,但从整个生长期来看,羊尿的施加显著提高了牧草的生物量和氮素含量。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输电塔架特性分析主要采用软件分析和结构有限元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结构真实特性,导致分析结果不全面,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实际测量结果与模型优化后的软件分析结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阐述了正交小波基框架下二进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频域分割基本思想,研究了窄带干扰存在时被测信号的小波包变换及其树节点的信息熵变化情况,并利用信号信息测度的熵作为判
针对当前企业对涉密成果防护的不足,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及使用需求,通过对涉密专网的相关制度及网络建设进行探讨,以达到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企业对涉密电子信息的使用要求,实现涉
为解决钻井钻机管柱移送问题,研制了一种液压驱动链传动式管柱移送装置。该管柱移送装置,由坡道移送装置、平跑道移送装置、翻板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该装置综合了国内外各
螺旋藻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但主要功效成分热稳定性较差。为了减少制剂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及简化工艺流程,拟将常用生产工艺中制粒工序取消,直接使用螺旋藻原粉进行胶囊填充,以改善
对某型加固机及其散热设计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对主机箱进行自然散热设计、强迫风冷散热设计,并且明确加固机机箱散热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加固机散热设计试验结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