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本是心理学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在语文教学研究走向学理化的今天,笔者试图将“共情”这一心理学名词移植到语文教育研究中,为阅读教学提供心理学的视角。同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风貌,一线课堂并非单纯理论可以一言蔽之。教师是否做到了对学生的有效共情?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共情?学生又是如何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学文本中的作者以及人物进行共情呢……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对学生的共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共情现象、探究共情策略,正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作出变革的一种有益尝试。笔者从以下三个部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共情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一辨析了“共情”、“阅读中的共情”、“阅读教学中的共情”的概念,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共情是一种多边现象,并以师生共情为主,指师生双方暂时抛弃自身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进入对方的态度与观点,在认知与情感的参与下,做出共情表达。另外,笔者还试图探究了阅读教学中共情的认知性、情感性、显性以及隐性结合的表现特征。第二立足实践,笔者对当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共情现象、共情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归纳总结了阅读教学中共情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没有正确定位教学文本的价值是共情缺失的首要原因,忽视学生的阅读状况何心理诉求是共情中断的重要因素,滞后的共情唤起和共情表达又导致了共情缺失有效性。另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高中生的阅读体验较少,语文经验相对落后,且还未形成主动共情的人际交往机制,这就导致了师生间共情困难重重。笔者还结合对师生的个别访谈,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剖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第三针对第二部分中总结的问题,提出师生双方提升共情力的策略。一线语文教师能做的是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恰当地运用共情。首先是把握经典文本中的隐性情感因素,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实际上解决了“阅读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将语文融入生命,其次是把握非经典文本中的理性认知因素,实际上解决了“阅读的方法是什么”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阅读模型。另外,教师应分别在导读、精读、反馈环节做到共情,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完善共情表达,最终都应指向即时的、有效的共情。当然,学生也应努力做好主动共情,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文本,尽量做到去“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