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合我国政府的特点,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政府服务规模和经济表现三个方面选择产出指标,并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灰色交易成本三个方面选用投入指标,对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政府效率值进行计算,得出结论:我国地方政府在2001-2009年间的Malmquist指数平均来说呈现出下降趋势,大多数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低于1,且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紧接其后,这正体现了经济学上的“追赶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的是中部地区。具体看来,全要素生产率的走低主要是由于技术值的降低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予以充分重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努力提高政府的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政府效率值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效率值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其中海南始终占据第一位,宁夏、青海紧接其后,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地区的政府效率排名却较为靠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政府效率排名反而靠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产出量虽然较大,但是却是以更大的投入为代价的。另外,中央的转移支付制度倾向于落后地区,使得落后地区花费较少的当地政府投入就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较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效率较高。同时,经济发达地区过高的财政分权度也限制了当地政府效率的提高。 本文最后以政府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面板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拟合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这表明空间因素确实在分析地方政府效率中起到了作用,我国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无论采用传统面板模型还是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均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且与空间面板模型相比,传统面板模型低估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效率的负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效率的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