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频发的水污染事件使中国屡次遭受重大损失,经验总结告诉我们:对水污染预防的重要性远胜治理,而有效预防的前提需要企业对有关规定的严格遵守,政府对企业负责任的监督,以及水污染发生后,一系列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有效率的信息披露能够在发生污染的关键环节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首先,对水污染事件曝光至消失在公共视野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逻辑梳理。研究选取近年来国内发生且影响较大的25个水污染的案例,进行多案例的内容分析,确定水污染事件信息披露过程的参与者及它们之间信息的流转情况,并进行编码记录,用于下文中对水污染事件信息披露网络的实证分析;其次,利用NETMINER4.0将水污染事件信息披露参与主体关系矩阵转化成社群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并针对该网络的密度、效率等不同属性进行分析。利用UCINET6.0,从整体网络的角度对信息披露网络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分析,深层次揭示水污染事件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参与者互动的关系,挖掘该网络隐含信息并解释分析;最后,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提供的方向和信息,本文从企业规制、政府管理、环保NGO和公众参与的四个方面,分别作了不同视角下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意在找出导致水污染事件不断上演的根源性质的原因。本文将水污染事件引起的社会各参与者应势而起的整体涌现现象定义为一个临时形成的社会网络,即水污染事件信息披露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对其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把握,是一次较有新意的尝试和探索,研究力求能够揭示水污染信息披露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隐性关系,为政府在环境治理,污染信息披露规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