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遥感图像对农村地区建设用地地域分异特征,并进行转型升级研究,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成分格局有重要意义。淄博市农村地区建设区县间差异较大、用地布局松散,占地规模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因此,对淄博市开展不同地域、不同尺度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分析,对于淄博市耕地资源、优化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模式、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淄博市分为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主要是对非中心城区,也就是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为主,结合了以自然地理学、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视角,采用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多元计量模型、GIS统计软件及景观生态学方法,探究了淄博市近20年来农村地区建设用地格局演化的特征及规律。通过处理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Landsat TM图像,以淄博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为基础数据源,通过运用GIS空间分析、引入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淄博市1995-2015年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用地面积、空间分布、规模大小、形状的动态变化及该市的地域分异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淄博市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变化,淄博市农村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由1995年的34052.27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40485.30公顷,而后增加到2015年的40513.3公顷。淄博市的农村地区建设用地个数由1995年的1742个增加到2015年的3606个,平均斑块面积由10.31公顷增长为2005年的12.78公顷,2015年则为19.55公顷;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面缘比由1995年的1.15增加到2015年的1.20,分离度由1995年的2.06减少到2015年的2.01,分维数由1995年的1.07减少到2015年的1.05。说明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规模呈不断增加趋势,斑块形状也日趋规则,集聚程度显著。淄博市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平原区斑块密度、斑块面缘比、斑块面积、分维数、分离度、破碎度等都优于丘岗区和山区,但相比较而言,丘岗区和平原区有差异特征,但总体来讲差异不大,如果能够科学对农村地区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和整治,潜力巨大。20年来,淄博市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中心由南向北迁移,迁移距离为4.9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