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四逆汤始载于《伤寒论》,由附子、干姜和炙甘草组成,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方中附子为有毒中药,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等乌头类生物碱,这些乌头类生物碱主要经CYP3A与CYPlA1/2代谢,四逆汤配伍使用能够降低附子的毒性,基于此本探讨四逆汤复方不同配伍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量及两种同工酶CYPlA2和CYP3A4酶活性影响,从肝药代谢酶角度,阐释四逆汤复方配伍使用的合理性及配伍降低附子毒性的可能机制,从而提高中药复方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利用特异性探针药物:咖啡因和咪达唑仑,建立同时测定2种探针药物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C 18反向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氢二铵缓冲溶液(51:49,v/v),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通过咖啡因和咪达唑仑药动学参数的变化评价四逆汤复方不同配伍对大鼠CYP450同工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同时采用CO差示还原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450量评价四逆汤不同配伍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量变化。将雄性大鼠分为八组:分别为对照组、附子组、干姜组、甘草组、附子+干姜组、附子+甘草组、干姜+甘草组和四逆汤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七天,对照组给予生理水。一部分于第八天尾静脉注射’Cocktail"探针药物溶液,并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探针药物浓度,使用DAS2.0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另一部分于第八天断头处死,取肝脏制备肝微粒体,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量。实验结果:1.本实验建立同时测定咖啡因和咪达唑仑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各色谱峰分离完全,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血浆生物样本检测的要求。2.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逆汤组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和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和AUC降低,CL和K10增大,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草组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和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和AUC降低,CL和K10增大,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姜组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AUC、CL和K1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和AUC增加,CL和K10减慢,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附子配伍甘草组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和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和AUC减小,CL和K10增大,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附子组、附子配伍干姜组、干姜配伍甘草组与对照组比较,咖啡因和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AUC、CL和K1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微粒CYP450量变化结果:四逆汤组、附子配伍甘草组、干姜配伍甘草组和甘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肝微粒CYP450量均增加,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附子组、干姜组和附子配伍干姜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肝微粒CYP450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甘草能够诱导CYP1A2和CYP3A4酶活性,显著增加CYP450量,干姜能够抑制CYP3A4酶活性,对CYP1A2酶活性及CYP450量无影响,附子配伍甘草组能够诱导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增加CYP450量,四逆汤明显能够诱导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增加CYP450量,干姜配伍甘草对CYP1A2和CYP3A4酶活性无影响,但能够增加CYP450量,附子、附子配伍干姜对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及CYP450量无影响。综上所述四逆汤配伍降低附子毒性的可能机制是配伍后诱导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加快代谢,配伍后甘草对降低附子毒性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从肝药代谢酶角度阐明四逆汤复方配伍的科学含义,为临床安全、有效的服用四逆汤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