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并分析肺癌与周围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关系的影像表现及相关因素。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搜集93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增强扫描后运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方法观察肿瘤与肺动静脉、支气管间关系并分型。统计各型与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大小、部位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其中21例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分别运用2D重建技术和3D-VR重建技术将癌结节与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静脉的关系进行分型。采用双盲评分法(4级)评估2D、3D-VR技术显示结节与支气管和PA、PV关系的能力。
结果:支气管、肺动脉均截断70例,均狭窄9例。支气管、肺动脉受累分型间存在正相关。支气管1型、肺动脉1型多见于直径2.0cm以上、实性、Ⅱ~Ⅳ期周围型肺癌。支气管2型、肺动脉2型多见于直径2.0cm以下、部分实性或非实性,Ⅰ期周围型肺癌。肺静脉2型多见于部分实性或非实性肺癌。肺静脉4型、5型多见于实性肺癌。3D-VR与2D重建技术对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PV关系显示能力间无显著性差异。2D重建技术对孤立性实性肺癌结节与周围PA关系显示能力好于3D-VR。
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癌周围脉管的影像改变类型,为良恶性鉴别或长期预后等相关研究打下基础。3D-VR重建技术较2D重建技术操作简便快捷,能直观显示肺癌结节与其周围脉管间的空间关系,可与2D重建技术相互印证,提示病灶的恶性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