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林风声》是一部英国历史上公认为艺术造诣很高的儿童文学作品。它的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文字变化多端,值得去做更深入的研究。但作者发现在翻译适应选择论(ATAS)视角下对儿童文学翻译(TCL)的研究仍然不足,因此选取《柳林风声》这部经典之作及杨静远和王林的两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下分析研究译者在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中适应性选择的不同,以及采用了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或方法,给译者在今后的儿童文学翻译中提供一些启发。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此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阐述了原文本、两个中译本和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前人研究。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介绍了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起源和发展、“适应”和“选择”、译者中心地位及翻译原则和方法。第四章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研究过程。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基于两译者各自的翻译生态环境对杨静远和王林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对比。作者从语言,交际和文化这三个维度选取了大量典型译例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译者的适应和选择的不同,学习他们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从而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最后一章得出本文结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儿童文学翻译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翻译生态环境影响译者的适应和选择,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因素,找到恰当的翻译策略,来为儿童创造出更好的译本。与此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此论文的启发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