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二至天癸颗粒对卵泡颗粒细胞Fas通路的影响,分析Fas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二至天癸颗粒改善妊娠结局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卵母细胞质量评估及胚胎选择提供可能的分子指标。方法:一、临床研究:选取行IVF-ET的肾气虚证不孕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二至天癸颗粒+IVF)和对照组36例(安慰剂颗粒+IVF)。采用标准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排卵(COH),治疗组加用二至天癸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颗粒。取卵日收集卵泡GC,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Fas L、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 RNA含量,记录肾虚证候积分、获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间差异。二、动物实验:7周龄雌性昆明小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三组,每组各60只:中药组(二至天癸颗粒加HMG超排卵)、对照组(HMG超排卵)、空白组。第一部分:每组各30只取卵及颗粒细胞,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Fas L、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的含量,RTPCR测定m RNA含量。记录获卵数、MⅡ卵数、计算优质卵率(MⅡ卵数/获卵数),荧光素酶法检测每只小鼠MⅡ卵ATP,计算单卵平均ATP含量,观察组间差异。第二部分:每组剩余30只取胚,记录胚胎数、优质胚胎数、计算优质胚胎率,荧光素酶法检测每只小鼠所获胚胎ATP,计算单胚平均ATP含量,观察组间差异。分别将4个蛋白及m RNA含量与MⅡ卵平均ATP、和胚胎平均AT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临床研究:(一)治疗组治疗后肾气虚症状明显改善,肾虚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肾气虚证候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治疗组超排卵Gn用量及天数小于对照组(P<0.05);HCG日E2/获卵数高于对照组(P<0.05)、P低于对照组(P<0.05),LH无明显差异(p>0.05);优卵数、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获卵数和受精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治疗组和对照组生化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四)两组患者GC中均有Fas L、Fas、Caspase8、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且在治疗组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未妊娠者相比,妊娠者GCFas L、Fas、Caspase8、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较低(P<0.05)。二、动物实验:(一)三组获卵数和MⅡ卵数比较,结果均为中药组>对照组>空白组,但中药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与空白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优质卵率和MII卵平均ATP含量比较,结果均为中药组>空白组>对照组,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中药组和空白组相比、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二)三组胚胎数比较,中药组>对照组>空白组,但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优质胚胎数中药组>空白组>对照组,但中药组和空白组相比、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优质胚胎率和胚胎平均ATP空白组和中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三)中药组Fas和Caspase3蛋白和m 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Fas L蛋白和m RNA在三组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Caspase8m RNA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Caspase8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四)Caspase3蛋白和m RNA的表达与MII卵平均ATP含量和胚胎平均ATP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一、二至天癸颗粒不影响诱导排卵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改善HCG日激素水平,提高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二、二至天癸颗粒可以下调颗粒细胞Fas通路关键蛋白Fas L、Fas、Caspase8、Caspase3及m RNA的表达量,推测为其改善卵细胞质量的可能机制之一。三、二至天癸颗粒可以提高小鼠卵细胞和胚胎线粒体活性,推测为其提高卵细胞质量和胚胎质量的可能机制之一。四、小鼠颗粒细胞Caspase3的表达与卵细胞和胚胎质量呈负相关,推测可作为评价卵细胞和胚胎质量的客观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