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目前全世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约有两亿。在我国传统医学里是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个疾病名称的,但本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与中医古籍记载的“骨枯”、“骨痹”、“骨痿”、“骨极”,“骨蚀”等较为相似,传统中医学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针灸作为其中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为广大骨质疏松患者的病症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课题将电针疗法与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并与常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相对照,为临床上寻找更好的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拓宽了思路。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穴注组和药物组各31例,其中电针加穴注组脱落1例,总脱失率1.61%,共61例患者完成本课题。电针加穴注组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的治疗方式,间隔1日治疗1次,15次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阿法骨化醇,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骨密度值、骨标志物以及疼痛评分的改变,以及使用S PS Sl 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经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1.主要症状或体征的疗效比较:治疗完成后,电针加穴注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 0.0%,药物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 7.4%,电针加穴注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骨代谢指标的比较: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骨钙素(BGP)测定值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电针加穴注组对BGP的升高作用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胶原特殊序列(β-Cr os slap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电针加穴注组对β-Cro ssl aps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3.疼痛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积分均降低,电针加穴注组对疼痛积分的降低更为明显(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骨密度测定值比较: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较前增加,但两组增加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也未出现其他毒副作用,药物组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药物疗法在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及改善骨代谢指标方面均有良好疗效,但电针加穴注疗法较之常规药物疗法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治疗对骨密度的增加均不明显,骨密度的变化周期较长,对本课题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