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不断增多,现已成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极少,已成为难以治疗的“超级细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最后防线”,但近来也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新近上市的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等抗MRSA药物也相继发现耐药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不断增多,现已成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极少,已成为难以治疗的“超级细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最后防线”,但近来也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新近上市的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等抗MRSA药物也相继发现耐药菌,寻找新药迫在眉睫。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蜚蠊肠道内生放线菌WA23-2-1发酵液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MRSA活性,且抗菌活性较稳定,但其物质基础不明,而且该菌株能分泌紫色可溶性色素,与其他分泌黄色可溶性色素的菌株不同,故本研究选取菌株WA23-2-1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对菌株WA23-2-1的菌属进行分类鉴定。在此基础上,以MRSA(ATCC 43300)为指示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菌株WA23-2-1发酵条件扩大发酵规模,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WA23-2-1发酵液上清液不同萃取部位的抗MRSA活性,运用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方法制备抗MRSA活性单体化合物;经质谱、核磁结构鉴定后,验证目标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菌株WA23-2-1的生物特征分析:采用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法及扫描电镜等分类鉴定方法,并通过对其16S r RNA序列进行对比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菌株WA23-2-1与一株加利福尼亚链霉菌的同源性达到99%,可初步鉴定其为加利福尼亚链菌,将菌株WA23-2-1的序列提交到Gen Bank数据库中,获得登录MN515066。2.菌株WA23-2-1发酵液不同萃取部位的抗MRSA活性:对菌株WA23-2-1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菌丝体部位进行抗MRSA活性追踪,确定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菌株WA23-2-1发酵液的活性部位,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40±0.24 mm和13.87±0.17 mm。3.菌株WA23-2-1发酵条件优化并规模发酵:以MRSA为指示菌,对菌株WA23-2-1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获得最佳抗菌活性天然产物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菌悬液种龄40 h、发酵天数13 d、装液量300 m L/500 m L、培养温度29℃、培养基初始p H值6.5、接种量7%。菌株WA23-2-1在此发酵条件下提取物抗MRSA的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8.43±0.45 mm。4.菌株WA23-2-1抗MRSA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对菌株WA23-2-1进行规模发酵,运用生物活性追踪方法结合薄层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大孔树脂分离、ODS层析柱、凝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型、半制备型)等分离手段,对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较系统的分离与纯化,共分离出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二维核磁共振(包括COSY,HSQC,NOESY,HMBC等二维谱图)及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是1-(2,4-二羟基-6-甲基苯基)乙酮、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和环-(D-脯氨酸-D-缬氨酸)。5.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评价:分别对6个化合物的抗菌、抗真菌活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对MRSA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为8μg/m L;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为16μg/m L;另外Genistein和Daidzein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均大于256μg/m L。6.不同浓度的化合物6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化合物6加入L02细胞作用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同时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化合物6在0.78125~25μg/m L范围内对L02细胞活力无抑制作用,化合物6在50~100μg/m L范围内对L02的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细胞形态正常,排列规整,未出现破碎死亡现象。
其他文献
1.背景及目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约有25%的人群发展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已经大大降低了HF的死亡率,但HF的5年生存率仍然接近50%。研究表明,MI后过度的炎症反应在心肌重塑和HF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及时地控制MI后的炎症反应,是延缓或阻断MI后HF的新策略。然而,目前并没有抗炎药用于MI后HF的防治。黄
研究目的:通过多种T细胞分化早期特异性转录因子过表达,诱导终末分化的效应性T细胞去分化,探讨效应性T细胞直接重编程为记忆性T细胞的可行性。研究背景:T细胞治疗回输的基因工程化T细胞因体内增殖和存活能力低下,严重限制了过继性T细胞治疗的长期抗肿瘤效果。有研究发现,T细胞的治疗效果和增殖潜能取决于T细胞的分化状态。处于分化早期的T细胞具有更长的寿命,更强的增殖潜能和重构完整T细胞亚群的能力,因此更适用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外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病理特征,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紧密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NAFLD疾病谱很广,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以及进展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气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中的人-畜-水生动物共患致病菌,DNA条形码可实现对气单胞菌的高效准确鉴定,为合理选择抗感染治疗用药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频繁爆发的气单胞菌感染性病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限制了养殖行业的发展。了解宿主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基因和通路,探究免疫应答关键基因的序列结构信息可为药物靶点的发现与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研究基础,为致病菌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实验以33株气单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慢性肠道疾病,缺乏有效治愈方式,仅能通过外科手术、药物等手段进行缓解及延缓疾病复发。因此,明确IBD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药物进行IB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细胞内作为核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而在感染或细胞损伤时,IL-33作为“警报素”被释放到组织中,通
玛咖酰胺是玛咖中的一类特征性活性成份,富含玛咖酰胺的玛咖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改善生殖健康等多种生物活性。N-苄基二十二碳六烯酸酰胺(N-benzyl docosahexaenoic acid amide,NBDHA)是已发现的玛咖酰胺中不饱和程度最高的一种新型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相似。NB-DHA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高不饱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检出率不断上升。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具有高传播率、高致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并且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因此,寻找具有新型骨架、新型抗菌机理的抗肺炎克雷伯菌先导化合物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前期从蜚蠊肠道分离到一株肠道内生菌WA5-4-31,其发酵液具有较强且稳定的抗肺炎克雷伯菌活性,但其抗菌物质基础不明。本文以菌株WA5-4-3
目的:探究双硫仑联合铜离子(DSF/Cu)的抗肺癌免疫活性及其对肺癌及结肠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影响,为DSF/Cu在治疗肺癌和结肠癌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0.05μM~1.6μM的DSF/Cu处理人肺癌细胞株NCI-H460和A549细胞,通过MTT法、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凋亡及免疫原性相关分子CRT、HSP70、HSP90和MHC
放射性肠损伤是高剂量辐射导致的一类疾病,由于辐射引起肠道干细胞急剧受损,上皮再生受阻以及粘膜屏障丧失,致使机体电解质紊乱、腹泻、细菌流入全身,引发败血症。肠上皮的高放射敏感性,使得针对腹部恶性肿瘤的常规放射治疗受到限制,并使核事故受害者的生存率大大降低。虽然使用抗生素,水合作用和骨髓移植的支持治疗可以避免因造血综合症而导致的死亡,但目前缺乏有效保护或缓解放射性肠损伤的疗法,因此探讨肠道放射损伤的新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以叶、梗入药,具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功效,是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也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南药品种之一,目前资源较为紧缺。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青枯菌)浸染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广藿香种植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系统性病害。目前青枯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广藿香产业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