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林木资源,具有优良的抗逆基因资源,但很少有人对影响这些抗逆性状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探明影响这些性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尤其是分离控制它们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核苷酸多样性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以小叶杨为材料,分别对DREB1D基因、热激转录因子基因进行了克隆、回收、纯化、连接、转化和测序。分析基因的序列,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PsHSFB基因长度为2884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编码阅读框架,可编码466个氨基酸残基,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与拟南芥和葡萄HSF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3%和78%。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0软件对小叶杨16株基因型个体的HSFB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共检测到107个SNPs位点,多态性频率为1/27bp。其中常见SNPs为42个,而罕见SNPs为65个。在PsHSFB基因内部发生的单核苷酸变异中,有71个属于转换,有36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52个SNPs位点,其中有15个为同义突变,37个为错义突变。2.PsDREB1D基因长度为800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以编码长度为24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蛋白质的MW约为33kDa,等电点为4.85,并分析了该基因蛋白质在16个物种中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该基因内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连锁不平衡关系。经过分析,小叶杨DREB1D与毛果杨该基因的序列同源关系最近。小叶杨该基因的SNP频率是0.04375,常见SNPs有5个,罕见SNPs有30个, 24个为错义突变,11个为无义突变。连锁不平衡结果表明了连锁不平衡在小叶杨DREB1D基因内部就已衰退。本研究为小叶杨抗逆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及其基因辅助小叶杨抗逆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