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早期运用骨一方对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探讨骨一方对骨折后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因子及局部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成3个组,即中药组、西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各组入院后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口服去伤片、三七化瘀口服液及予伤肢夹板外固定等。各组患者均于伤后24小时抽血检测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予评估患者疼痛积分及伤肢肿胀度。第1次抽血及评估完成后,中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骨一方口服,西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西乐葆口服,对照组维持基础治疗不变。然后分别再于创伤后第4天以及创伤后第7天抽血检测及评估上述指标。最后统计分析对比各组间3次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疼痛评分和伤肢肿胀度等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最终完成研究的有58例患者,对照组中出现1例筋膜间室综合征,西药组中出现1例超声检查提示下肢血流淤滞,有血栓形成风险,均被剔除出研究加以干预。首先,各组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伤方式等)及施加干预前(伤后24h)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在创伤后第4天及第7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创伤后第4天及第7天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创伤后第4天及第7天,中药组、西药组IL-6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IL-6水平在伤后第4天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第7天,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后第4天,三组患者TNF-α及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与对照组TNF-α及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和肿胀度方面,三组在第4天、第7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疼痛评分上,中药组与西药组两次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肿胀度上,中药组第4天,第7天与西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西药组与对照组两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一方及西乐葆均可在炎症反应中抑制及降低IL-6、TNF-α及CRP的水平,缓解局部的疼痛。但骨一方在降低IL-6水平上较西乐葆更有效,且还可促进伤肢肿胀的消除,这是西乐葆所不具备的。故骨一方在早期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的发展,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并可减轻炎症反应过程中所伴随的肿痛,效能全面,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更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