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改善公司治理。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治理、内幕交易等方面对其定义、性质进行了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达到其预期的管理目的或私有利益。同时,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作为会计报告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手段,也日益受到会计学者们的关注,因为会计盈余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有助于缩小公司管理者与报告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防范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本文也就试图通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来分析盈余管理行为,揭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下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研究综述。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进行了20多年,国内学者在西方研究的带动下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目前对于盈余管理是否属欺诈行为至今尚无统一认识,由此本文对盈余管理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盈余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私有利益而对其财务处理进行有意操纵的行为。从表面上看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当上市公司有意的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时往往会使得公司的盈余信息披露质量低下,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近年来,盈余管理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了中外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是指企业会计盈余信息在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有关盈余能力的信息能够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程度,它表现为会计盈余和所谓的经济现实之间的紧密程度。研究盈余管理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就是要找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为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导航。第二部分是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分别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手段及其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弹性空间下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与盈余管理在其定义,性质等方面息息相关,受到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其次、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私有利益。企业采用盈余管理,其动机就在于在不同会计期间人为调节利润的高低,从而实现筹资、管理报酬等对公司有利的行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也就随之不同。其次、盈余管理的各种手段如:利用收入费用的确认、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利用关联方交易等等也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公司盈余的组成及影响盈余的各因素来仔细剖析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的技术方法,则更有助于评价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真实性,也更方便报表使用者发现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手段。最后、盈余管理往往存于在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的之外盲区,通过表面合法的利润调整行为,往往又未包含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内,经过盈余管理处理后的会计盈余信息是失真的信息,严重损害了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从这章开始进入本文的核心部分,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实证分析,本文选取的样本对象主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制造行业,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制造行业的数据来看,截至2005年末,沪深两市共有制造业上市公司792家,其数量占整个上市公司总数的59.5%,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计量模型分为两个步骤,即行业模型与修正的Jon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中,根据行业模型代表人戴求等人的观点,在特定的行业中影响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因素是一致的,即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可以用同行业的其他没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的应计利润来估计。将筛选出的没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作为控制样本,在行业模型的基础之上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整个行业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拟合,进而由公式求出操控性应计利润。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作为会计盈余信息,将这些财务指标和操控性应计利润建立模型,由SPSS统计软件对他们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主要是对第二个模型的分析,包括模型中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模型的拟合优度、F检验值以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从SPSS统计软件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模型中各个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遵循了前面所提到的非共线性原则。描述性统计中,因变量(操控性应计利润/上期总资产)与自变量(PENALTY、每股收益、市盈率、权益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均剔除了异常的数据(这里的异常数据主要是指残差率超过7倍的数据)。F检验值较大说明自变量造成的因变量的变动要大于随机因素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全体之间确实存在线形相关,回归方程都显著。在相关性分析中,随着更多的影响因素的引入,整个方程的拟合优度,方程显著性,以及各个指标的解释能力均在加强,也就是说越相关完整的会计信息含量对于解释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全面。操控性应计利润同时受到上市公司受公开谴责情况、每股收益、市盈率、权益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共同作用。即可以通过对这些财务指标的整体分析,来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对其利润进行了人为操纵。第五部分是研究发现及启示。从计量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财务业绩越好、负债经营程度越低,投资者的期望程度越高(同时满足),其操控性应计利润越高。另外,有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越明显,即在证券市场上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减轻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种手段。会计报表使用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一方面要留意财务报告的相关财务指标,另一方面,要注意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通告。从而防范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包括:加强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认知能力、完善会计盈余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建设,这些建议的立足点是希望可以缩小上市公司与报告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投资者能够放心地使用财务报告,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将行业模型与修正的Jones模型相结合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这种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操控性应计利润计量的准确性。因为在特定行业中先利用行业模型选择出没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得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再对整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拟合,有利于减少不同行业出现的误差。(2)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中,增加了市盈率和权益净利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由分析的结论得出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引入加强了模型的拟合优度,且与其它财务指标间不存在共线性,更加有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