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中国是与韩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韩国的兴亡是近代中国从传统中华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化的主要参照物,而韩国又受到传统华夷秩序的影响,将自身的命运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此,韩国人的中国观对韩国近代的思想演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韩帝国时期,东亚政局动荡不安,东西方思想冲突不断,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丰富且多样的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的内涵又通过韩国人的中国观得以展示体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打破了东亚三国的和平局势,韩国为了保全国家,大力推行东亚和平政策,并认为中国作为"和平东亚中的一员"应联手韩国一同抵抗日本侵略,呈现出以东洋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当西方文明传入东方,东西方思想冲突愈演愈烈,韩国开始试图脱离过去的"小中华"思想,认为中国是文明开化的落伍者,在排斥中国文化之余弘扬自身传统文化的绝对优秀,展现了以国粹主义内涵为基准的民族主义。然而这种排斥也不能完全将中国观确定为是否定态度。大韩帝国末期,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内忧外患。渴望安邦定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邻邦清国的新政上,并将此当做自身救国的"参照物",力图通过取其精华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主义。1904年,在大韩帝国末期创办的新闻报纸《大韩每日申报》作为伴随大韩帝国终结的思想媒介,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反映了特定的国家局面。它以"爱国"的角度大力追求民族主义,大胆阐明自身观点,其内容和思想也普遍被当时的韩国社会接受和默认。可以说,《大韩每日申报》透视了韩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演进。另外,《大韩每日申报》的所有权归属于英国记者裴说(Ernest Thomas Bethel)的有利条件,不仅规避了日本的新闻检查,而且还创造了相对自由的言论环境,使得其发行量在当时韩国社会居于首位。因此,可以将它看作是客观反应大韩帝国末期韩国社会思潮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认知的最具权威代表和最有说服力的媒介之一。基于此观点,本文主要以《大韩每日申报》为中心,通过探究其体现的涉华言论,分析当时韩国社会的中国认知,全面考察大韩帝国末期,韩国社会的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