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Eu3+、Ce3+、Dy3+三种稀土离子单掺、双掺和三掺的氟氧化物玻璃和微晶玻璃,研究了玻璃的析晶行为以及玻璃和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质。制备了Eu3+掺杂的铅氟硅酸盐和碱土氟硅酸盐玻璃和微晶玻璃。利用Eu3+作为荧光探针,运用声子边带谱(PSB)、Judd-Ofelt理论对比研究了铅氟硅酸盐玻璃和碱土氟硅酸盐玻璃在单相PbF2、MgF2、CaF2、SrF2和BaF2析晶前后稀土离子局域环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有CaF2、SrF2、BaF2纳晶的碱土氟硅酸盐玻璃和含有PbF2纳晶的铅氟硅酸盐玻璃中的Eu3+局域环境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即经过析晶热处理以后,Eu3+富集到了低声子能的氟化物纳晶环境中。但是,对于析出MgF2纳晶的微晶玻璃,其PSB谱和Judd-Ofelt参数的变化规律却表明Eu3+并没有进入析出的MgF2纳晶中。制备了Ce3+、Dy3+单掺的含有CaF2的氟硅酸盐玻璃和微晶玻璃。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e3+在氟氧化物玻璃和微晶玻璃中均具有较强的发光,而Dy3+在氟氧化物玻璃和微晶玻璃中的发光能力非常微弱。制备了Ce3+/Dy3+双掺的碱土氟硅酸盐玻璃和微晶玻璃。其中含有CaF2的样品熔体冷却后形成了玻璃态,而含有SrF2和BaF2的样品熔体冷却后分别形成了含有SrF2和CeF3纳晶的微晶玻璃。经过热处理,含CaF2的玻璃可以析出CeOF纳晶,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温度,还可以析出CeF3纳晶,析晶后样品中Ce3+/Dy3+的发光强度均得到增强。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表明Dy3+的发光主要由ce3+的能量传递提供,并且发光强度随Ce3+∶Dy3+的浓度比值而增加。色度坐标计算结果表明Ce3+/Dy3+双掺的玻璃和微晶玻璃样品发光呈淡紫色。制备了Ce3+/Dy3+/Eu3+不同浓度比三掺的含有CaF2的氟硅酸盐玻璃和微晶玻璃。研究了玻璃的析晶行为,在玻璃中析出CeOF和CeF3纳晶之后,Ce3+的发光出现显著增强。固定Ce3+的掺杂浓度,研究了Dy3+/Eu3+浓度比对发光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e3+/Dy3+/Eu3+三种离子在310 nm-320 nm和393 nm左右的波长激发下成功实现了白光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