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体育经济园区在区域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及布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着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布局、结构改革以及内在质量。因此,本研究试图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数量、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使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空间分布更加清晰,不但有助于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地方范围内更有效的选择和甄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还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管理和政策制定。本研究以中国地方体育经济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概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最早于2011年获批了第一批地方体育经济园区,时间变化趋势总体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态势。我国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类别结构呈现体育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和体育培训与教育成为大部分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主导产业类型。(2)我国地方体育经济园区宏观区域和省域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在八大地理分区和三大地带中的分布特征是集中分布,并且集中程度较高,均匀度较低;在各省呈集中分布,仅宁夏、江苏、山东、浙江、安徽、河北、福建和广西8个省区市所拥有的地方体育经济园区数量就达到了全国的80.68%;高密度区域集中在京津冀地区、江浙沪地区以及宁夏地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影响因素的代表性,本研究从经济因素、交通因素、人口因素、市场因素和体育发展水平五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叠置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测度各因素对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公路和铁路交通条件、城镇人口比重、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和大型体育场馆承担活动总次数与地方体育经济园区的空间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