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针对膜下滴灌技术在密植型作物小麦上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小麦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节水增产机理,实现膜下滴灌在小麦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及不同灌水量对作物生长指标、根系发育、各生育阶段耗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利用HYDRUS模型模拟膜下滴灌条件下小麦的水肥盐迁移规律,再利用DSSAT模型模拟筛选出合理的灌溉制度。最终形成膜下滴灌条件下节水高效的灌溉制度,为干旱区节水灌溉发展及粮食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全国主要的小麦产地之一,选取河套灌区磴口试验基地进行。.选取当地主要的种植品种永良4号为研究对象,2014年与2015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膜下滴灌小麦的株高、干物质及光合各项指标均大于CK,一膜5行较一膜6行体现出明显优势,充分灌溉处理明显大于轻度水分亏缺与中度水分亏缺。膜下滴灌小麦的根系在0-30cm的土层中根系集中分布,占总根系的60%以上。全生育期内膜下滴灌小麦各根系生长指标均大于CK,一膜5行小麦的各根系生长指标均大于一膜6行,在0-30cm的土层中小麦各根系生长指标的大小与灌水量呈正比,在30cm以下土层中与灌水量呈反比。成熟期根系出现枯萎现象时,灌水量较多根系的枯萎程度不明显,灌水量较少根系枯萎程度明显。2、膜下滴灌小麦各处理中抽穗期的耗水强度与耗水模数最大,该阶段的耗水量为总耗水量的40%左右。整个生育期耗水强度与耗水模数变化趋势相似,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小麦的耗水量的与灌水量呈正比,且CK整个生育期的耗水量大于膜下滴灌小麦2014年为17.72%,2015年为23.43%;而一膜6行耗水量高于一膜5行耗水量2014年为3.4%,2015年为4.8%。3、膜下滴灌小麦较CK的增产节水效果明显,2014年与2015年产量分别提高了16.21%和17.9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1.15%和37.13%;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提高了37.81%和40.09%。而膜下滴灌小麦的不同种植方式为一膜5行最优,2014年和2015年一膜5行的产量大于一膜6行分别为3.81%和3.60%: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7.11%和8.38%;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为8.36%和7.03%。4.HYDRUS-1D经过率定检验后的能够很好的模拟一膜5行与一膜6行的各生育阶段各土层的土壤水分、EC值、速效氮、速效磷的变化。一膜5行的种植模式对于膜下滴灌小麦的保墒作用更明显;灌水量越多越有利于膜下滴灌小麦的脱盐,-膜6行较一膜5行的更易在40cm以下出现积盐的现象;灌水量的大小影响速效氮向下运移的速率,而种植模式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的运移影响较大,一膜6行无速效氮、速效磷的淋失现象,一膜5行更易出现速效氮、速效磷的深层淋失,膜5行更具有节肥潜力。5. DSSAT模型对膜下滴灌小麦生育期和产量模拟较为精确,综合考虑作物的高产目标、对水资源的节约程度、适宜的种植模式最终得出一膜5行的方案T9,其灌溉定额为270mmm,整个生育期共灌水7次,拔节期2次分别为45mm,抽穗期3次分别为45mm,灌浆期2次分别为22.5mm;模拟产量为6404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64kg·m-3为适宜河套地区膜下滴灌小麦的最优灌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