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众包”的概念的提出,“众包”的组织模式迅速应用到企业创新中,同时衍生的“顾客创新”、“大众生产”等概念不断推动着营销理念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公民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产生新变化。公共领域中,与消费者角色相对应的公民的角色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创造者转化。公民可以采取共同创造、竞争投标等方式参与到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活动设计和政府决策制定等活动中。在互联网环境下,公民不仅能够了解更加广泛、完整的信息,在知识技能上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公民众包”组织模式的兴起即为公民参与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创造搭建起平台。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开放政府的指令推动下,公众参与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新型运营机制,首席信息官Kundra就曾提出运要用美国大众的智慧进行创新,去解决那些政府本身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的开通,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窗口全面放开等系列现象表明:基于众包模式的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创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在我国已经被提上议程。因此,’可以说“公民众包”的组织模式是将消费者行为中的“顾客创新”理论延伸到了由公民创造的社会营销的领域,也是共创价值理论在社会营销中的具体应用。本研究在分析“公民众包”组织模式及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从内在、外在、内在外显动机几个角度,设计实验情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公民众包”活动参与者的动机和行为关系。研究首先对社会营销进行理论梳理,对社会营销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计。随后,研究在阐述“众包”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其衍生概念“公民众包”,进行了关于其产生和现状的相关文献分析。在上述分析以及相应动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民众包”活动的参与者动机行为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化的外在动机对公民参与“公民众包”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知和期望对这种参与行为的调节作用,最终找出影响公民参与众包活动的关键因素。本文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来验证各项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自我调节因素中自我效能感知和期望与公民参与众包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为测试对象,模仿公民众包活动设计一个虚拟社区,社区成员自主自愿参与活动,设计问卷,调查参与者参与动机,最后利用SPSS等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假设的可靠性和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各项动机变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公民众包的参与行为,其中兴趣动机和学习动机是影响最为显著的动机变量,其次是价值观动机和亲社会动机,这也图出公民众包社会性的特点。自我效能感知显著正向调节着兴趣动机、学习动机以及声誉动机对公民众包参与行为的作用。期望正向调节着声誉动机对公民众包活动的影响作用。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管理意见:(1)对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而言,通过利用公民众包的运行模式,实现政府资源与公众智慧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社会满意,弥补社会组织内部资源不足的问题。(2)公民众包社区设计的活动要突出社会性、公益性以及利他性的特点。(3)重视自我效能感知和期望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