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具力量性的要素。它为人们奋勇而执着地追求理想、实现目标、获得成功提供着强大动力,尤其是在特殊环境、极端条件下,在重大任务、远大目标前,它越是发挥着强力、鲜明而关键的影响和作用,是我们走下去、做下去、做成功的力量支撑。重视激发精神力量、注重信念教育培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美好夙愿,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定力、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气力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我们以更加艰巨的努力、更加高昂的激情、更加坚定的信念奋力前行。在新的时代方位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培养人民坚定的信念,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人民克服一切困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重大课题。简单地说,信念就是对某一对象、内容的极其确信、坚定与执着。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力量、有能量的观念,更确切地说是关于确信的意志性观念,具有精神价值性、稳定坚定性、主体自我性等的特征,并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导向调控、驱动激励、意志支撑、凝心聚力等的作用。信念由认知、感情、意志等要素构成,其内容以命题为基本形式,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并可以划分为“真”“好”“能”“要”四种类型。一个人可以有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的多个信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的信念系统。这些信念之间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形式关联着并统一在一起,具有“衍生”“相似”“通别”的关系。信念不仅意味着深信、坚信,还体现为信念持有者在这种信的支配下执着而坚定地行动。行为是信念的外现标志,也是信念的判断依据。但构成信念标志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一般性的行为,而是那种持久、坚定而执着的行为。一个人是否有信念,关键就是要看他是否有这种行为,看他能否经受得住艰难困苦、各色诱惑的考验,能否初心不变而坚定、执着。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的发生、形成是建立在人类独特的生理、品性以及社会基础之上的。它的形成大体沿着刺激、心理,再到意识,最后达致一定精神高度的心理发展与精神发展相统一的演化进路。信念的形成过程包括了触知、认同、生情、予志等环节,感知型、推理型、直觉型都是信念确立时会有的样式。感知、习惯、性格、耐受力、想象、理性等内源性因素,对象属性、现实环境、实践验证等外源性因素,都会对信念的形成、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其中内源性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念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很难改变,但并非一成不变。信念既会得到强化、发展,也会得到弱化、修正,甚至被放弃,最终坍塌。一般来说,信念一旦形成,它对主体而言就是合理的、合适的,就是得到辩护的。这种辩护,有主观辩护与客观辩护两种形式,也可划分为可辩护与得到辩护两种状态,同时还形成了“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两种理论。实际上,信念不是单纯的认知性范畴,它还涉及到道德性要求。在“应该坚信什么”或者说“应该持有什么信念”的问题上,是有导向、有规范的,这就是信念责任。它要求我们去追求和相信真善美的东西,要求我们以真善美的东西作为自己信念的内容。另外,信念也是有程度之分的,“信念度”就是指“信念的坚定程度”,它不是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的问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坚守、坚定的问题,这种程度可以通过个体行为的坚定、执着程度测量出来。信念很重要,但只告诉人们要有信念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人们形成坚定信念。信念教育培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应该怎样做,在于更好地塑造人的精神和人格,培养有坚定信念、有精神力量的理想之人,使其更好地完成意义活动、实现生命价值,政治信念、人生信念、道德信念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信念教育培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它更强调使教育对象形成诚挚而深沉的情感,强大而坚定的意志,自觉而有力的行动。因而,信念教育培育除了增进认知外,要更加强调认同强化、情感陶育、意志磨炼,要更加重视行为引导、习惯培养,并需要形成教育引导、文化涵育、制度形塑、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的全方位培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