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SMV过程中调控PD上胼胝质沉积的GSL及其作用机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蛋白高脂肪作物,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导致大豆减产的常见病害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在大豆品种‘冀豆7号’与SMV株系N3组成的不亲合组合中,SMV的侵染会引起NO信号分子的产生,进而诱发胼胝质在胞间连丝上沉积,阻断SMV在细胞间的转运。胼胝质受胼胝质合酶和胼胝质水解酶的严格调控,哪些胼胝质合酶在大豆抵御SMV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RT-qPCR、VIGS、原核表达、EMSA、肼胝质荧光观察等技术对大豆抵御SMV过程中的胼胝质合酶及其受到哪些转录因子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
  1.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的大豆与SMV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胼胝质合酶Glyma.08G308200(GmGSL07c)和Glyma.18G300200(GmGSL12b)可能是大豆抵御SMV过程中调控PD上胼胝质沉积的关键酶。
  2.单独沉默两个合酶基因或将二者共同沉默都减少了胼胝质的产牛,促进了SMV在大豆体内的运输,在基因沉默植株的未接种上位叶中都可检测到SMV CP基因,且表现出感染SMV的花叶症状。
  3.利用牛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可与胼胝质合酶基因启动子上游序列结合的潜存转录因子,结合转录组数据库鉴别出可能对合酶基因GmGSL12b表达有调控作用且受NO调控的转录因子基因Glyma.04G170100(GmMYB94);进一步通过EMSA技术验证了该转录因子与胼胝质合酶基因GmMYB94上游的结合位点在体外可以发生互作。
  4.沉默转录冈子基因GmMYB94可以得到与沉默胼胝质合酶基因相似的结果,即大大减少了肼胝质的产生,促进了SMV在大豆体内的运输。
  总之,存大豆抵御SMv侵染过程中胼胝质合酶GmGSL07c和GmGSL12b是控制胼胝质在PD上沉积的关键酶;转录因子GmMYB94对合酶基因GmGSL12b的表达有正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合唱改编是我国合唱发展中在作品积累方面的主要途径和要素,作曲家们的创举不只丰富了合唱作品,也拓宽了合唱的表现内涵和演唱形式,同样也满足了人们对合唱风格多样性的需求。优秀的作曲家和指挥一般在音乐作品中通过增加引子和尾声、增加新段落主题、改编节奏、声部填充等改编手法对力度、速度、织体和声、音区音域、调式调性与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的合理运用,来达到改编合唱作品的目的。本文以指挥家、作曲家陈国权先生的合唱改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装置,它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微生物等外部侵害,而且还保护自身受损或功能失常的组织,其中第一道保护屏障之一是炎症。炎症是先天免疫的主要机制,并在许多过程中受到调节。这种调节步骤之一是细胞因子网络,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角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TNF-α生物活性的改变参与调控自身免疫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展进程,调节细胞的生长、分
学位
DENN(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Normal cells and Neoplasia)结构域是进化上非常古老且高度保守的蛋白模块,其本身具有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活性。研究表明,具有DENN结构域的蛋白常常作为Rab蛋白的GEF发挥作用,负责介导特定的Rab蛋白与GTP结合,使其变为激活构像
研究背景:  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个体当中,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被广泛关注,据研究报道,生物钟紊乱会对脂质代谢、血压稳态、动脉硬化等产生影响,并对血管造成损伤。然而,有关核心钟基因Bmall对于血管内皮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报道甚少。  研究目的及意义:  探究核心生物钟基因Bmal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学位
RNA聚合酶是维持机体细胞生长和器官发育的关键调控机器。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有3种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Ⅰ(RNAPⅠ)、RNA聚合酶Ⅱ(RNAPⅡ)和RNA聚合酶Ⅲ(RNAPⅢ)。RNAPⅡ参与所有mRNA转录,是12个亚基组成的大型复合物,分子量约为520KD。虽然RNAPⅡ结构和功能已明确,但复合体组装过程尚不明确。RNAPⅡ无法进行体外自我组装,证明细胞内聚合酶复合体完成组装需要组装因子。
学位
日前,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都主要在HI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中或进入靶细胞后发挥作用。因此,它们都只是被动的防御——抑制病毒的侵染和复制,并不能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主动的进攻,从而灭活病毒。在前期的工作中,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HIV蛋白类灭活剂2DLT,该灭活剂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HIV-1的gp120和gp41,并使其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被快速的灭活。2DLT主要是利用含有35个氨基酸的连接肽(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