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转移,特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各国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中的必然过程。发生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则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的劳动力转移有别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转移也有别于中国以往历史上的人口转移,并形成了一个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群体。这一特殊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人数较多,而且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二是劳动者的流动或转移的多次性,对大多数的劳动者个人而言流动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反复的流动。三是劳动者遭遇的风险也是多重的,既面临着农业中的自然JxL险,也面临着市场体制中的社会风险,如失业、工伤等等。当这一流动过程中又正好处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整体的重大改革时期。对流动者来说,社会保险制度的变迁将不可避免地深深影响着流动者的行为。
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关系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反映。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现收现付制模式向“部分积累制”模式过渡。社会保险制度涉及到劳动者的最基本的需求(养老、工伤等)。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需求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而社会保险制度供给却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会保险制度更多的化解是社会风险。为劳动者提供未来的制度保障。因此,稳定性和变化性始终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社会保险资金的支付压力。几乎所有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都是这一原因。以养老保险为例,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具有明显的过渡和企业改革的附属产物的性质,一些明显的特征,如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人群分割等,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这也与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和社会生产力现状特征是适应,破解理论和实践的难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借助国际上较为成功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建设的经验,结合有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践,避免制度建立的低效率和无效性。
本文是研究的就是近几年来流动劳动者的“退保”现象,从“退保”现象入手来剖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目的在于消除对劳动力流动时造成障碍的有关社会保险制度的壁垒,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本文采用的方法既有规范研究又有实证方法。并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险转移困难形成的背景、条件、原因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的本质。最终得出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的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如整个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目标模式定位不清,渐进式改革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又有现阶段造成的原因,如社会保险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的偏差所致。
本文研究既包括社会保险体系内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到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其中,鉴于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国整个社会保险领域中的核心地位。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乃是全文的重点。加之,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流动的主体是农民工。很多数据资料显示,除农民工之外的其他群体跨地区流动的劳动者仅有几十万人数,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人数相比,只占较低的比重;且城镇流动者工作跨地区转移的次数一般说来较农民工转移的次数较少,即城镇流动者的复杂程度远远低于农民工的流动情况。因此,论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