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研究考察了福利国家的相关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分别阐述分析福利国家的概念、基本特征、产生原因和模式分类。在分析福利国家概念的基础上,概括了福利国家的五个基本特征:公民社会权利特征、目标特征、制度化特征和国家职能特征。福利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相关研究成果也已很多。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利国家产生的四大原因:工业化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阶级运动是福利国家产生的原动力、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作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准备、社会文化宗教的影响。福利国家产生之后,面对不同的现实采取不同的政策,有时面对同样的问题也会采取不同的政策,久而久之,福利国家不同的模式便显现出来。文章概述了福利国家几种常见的分类模式。福利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经过了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危机时期和正在经历的改革调整期。一般认为,目前真正对福利国家改革调整造成影响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福利国家内部的政权合法性危机,以及福利国家中的平等分配问题。不同的福利国家基于不同的国情,在面临福利国家危机时采取的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文章概述了几种应对政策,点出了意识形态在政策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梳理不同理论流派对福利国家的批评,分析这些理论批评对福利国家的影响。在不同的理论流派中,本文主要选取了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绿色和平主义、女权主义等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对福利国家的基本态度,之后,分析了理论批评对福利国家发展的影响。最后,文章分析指出了在福利国家危机面前和各派理论的批评下,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改革取向。以此实例论证了意识形态对福利国家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综上,在对福利国家的理论研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争论,一是对福利国家产生原因的争论;二是对福利国家政府行为适当性的争论。理论上的争论影响着福利国家具体政策的形成,每一种福利国家模式的形成都是由诸多综合因素促成的,其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也正是本文的重大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