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等由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土地利用及其变化通过向大气排放或吸收CO2等温室气体,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进而影响气候。从土地利用碳排放角度出发,在核算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评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把脉如何从结构调整及优化层面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促进土地利用碳减排(增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丰都县作为研究区域,在估算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碳排放效应;开展基于碳排放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项及综合评价;在碳减排(增汇)约束下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提出构建基于碳排放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支持系统。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丰都县总体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且增加幅度大,变化较为剧烈。根据测算,丰都县土地利用碳源、碳汇综合平衡后的碳排放总量从1998年的11.59×104t增长到了2011年的87.62×104t,增加了6倍之多。其中碳排量的增长放主要来自于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从1998年的748.93×104t增长到了2011年的929.73×104t,增长了近200×104t。耕地本身既具有碳源效应,又具有碳汇功能,二者中和后,表现为碳源。研究期内耕地每年的碳排放量总体变化不大,有小幅下降,从1998年的3.63×104t降至2011年的3.44×104t。林地面积的扩大成为土地利用碳汇的主要来源,碳吸收量从1998年的740.65×104t增加到了2011年的845.25×104t,对区域土地利用碳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牧草地、水域和湿地的作用均表现为碳汇,但碳汇量不大。由于牧草地、水域和湿地本身的生态脆弱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类用地的保护,积极防控其向碳源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此外,从丰都县土地利用强度的碳排放效应分析,地均碳排放量与总排放量变化一致,呈现逐步抬升的态势。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经历了“增加——下降——增加”的过程,经济角度的核算表明土地利用碳减排(增汇)的潜力很大。
(2)基于碳排放的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总体稳定在基本可持续阶段。从分项评价结果分析来看,研究期内丰都县土地生产性可持续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近三年以来,随着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土地生产性可持续水平指数均高于0.900;土地资源保护性的可持续水平处于基本可持续的状态,研究期内指数最低值为0.566,最大值为0.738;十地稳定性可持续水平指数测算最低值为0.519,研究期内处于基本可持续的状态;土地利用经济可行性可持续利用水平从1998年的0.502,提高到了2011年的0.966,土地利用从基本可持续的状态,过渡到了近期的可持续状态;土地利用社会可接受性可持续水平呈现波动的态势,研究期内最低值为0.517,最高值为0.719,处于基本可持续的状态。其中土地资源保护性可持续利用水平与综合可持续利用水平契合度最高,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压力来源。为实现土地利用的低碳化、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通过优化用地结构进行调控。
(3)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得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优化三种方案,通过加权求和得到最终方案:到2020年,耕地面积为81836.71hm2,园地面积11530.42hm2,林地面积为148855.74hm2,牧草地面积为928.66hm2,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9545.76hm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9209.62hm2,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877.33hm2,交通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698.56hm2,水域及湿地面积为7358.09hm2,其他未利用地(不包括水域和湿地)面积7245.00hm2。经过进一步核算,该方案下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为-97.61×104t,土地利用总体表现为碳汇,综合效益显著优于目前的发展趋势。该结果与《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中规划目标年即2020年的相关指标相比较,高出《总规》指标的主要为耕地、林地和牧草地的面积,低于《总规》指标的主要为园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的面积。在碳减排(增汇)目标下,主要的碳源建设用地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而主要的碳源林地的规模则需要一定的扩大。
(4)为有效实现碳排放约束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应建立并形成由政府引导、市场调动以及公众参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支持系统。各参与主体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及相互作用,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共同实现土地利用碳减排(增汇)的目标。政府主要从土地管理、规划指引、目标确定、政策鼓励等方面,引导和监督土地利用。市场层面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用地需求,优化产业用地结构,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向政府、其他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多低碳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服务,有力保障土地利用的节能降耗。公众层面强调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并逐步发展至公众积极主动参与低碳用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