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活化杀伤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CIK细胞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在NSCL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之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第七版标准进行TNM分期:Ⅰ期10例(12.5%),Ⅱ期24(30%)例,Ⅲ期28例(35%),Ⅳ期18例(22.5%),病理学分型:鳞癌28例,腺癌50例,腺鳞癌2例;2采集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方法体外扩增CIK细胞,连续三天回输患者体内,30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接受至少3周期的CIK细胞治疗;3流式细胞仪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差异;4根据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ir RC)对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后进行疗效的评估,包括免疫相关完全缓解(immune-related complete remission,ir CR)、免疫相关部分缓解(immune-related partial remission,ir PR)、免疫相关稳定(immune-related stable disease,ir SD)、免疫相关进展(immune-related progressive,ir PD);5据Karnofsky(KPS)评分标准和ECOG评分对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并参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对CIK细胞治疗后的NSCLC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 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1.1 NSCLC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比例(54.12±7.5 vs.62.6±7.28,P<0.05)、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32.95±8.12 vs.39.21±1.73,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1.15±0.54 vs.1.81±0.08,P<0.05)显著下降,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32.22±8.27 vs.24.06±0.56,P<0.05)显著升高;1.2 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T淋巴细胞比例(58.24±4.40 vs.54.12±7.50,P<0.05)、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41.14±7.18 vs.32.95±8.12,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1.51±0.36 vs.1.15±0.36,P<0.05)显著升高,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26.00±6.26 vs.32.22±8.27,P<0.05)显著降低;1.3 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NSCLC患者CIK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CD3+T淋巴细胞比例(58.24±4.40 vs.62.60±7.28,P<0.05)、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1.51±0.36 vs.1.81±0.08,P<0.05)显著下降。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41.14±7.18 vs.39.21±1.73,P>0.05)、CD3+CD8+T细胞比例(26.00±6.26 vs.24.06±0.56)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2 CIK细胞治疗对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的影响2.1 CIK细胞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不同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的表达变化CIK细胞治疗前Ⅰ~Ⅱ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0±0.56 vs.2.47±0.47,P<0.05),Ⅲ~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5±0.97 vs.2.47±0.47,P<0.05),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患者Tregs比例(3.50±0.97 vs.3.0±0.56,P<0.05)显著升高;2.2 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不同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的表达变化经过CIK细胞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Ⅰ~Ⅱ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2.53±0.54 vs.3.0±0.56,P<0.05)、Ⅲ~Ⅳ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2.87±0.62 vs.3.5±0.97,P<0.05)均显著下降;2.3 CIK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的表达变化经过CIK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Ⅰ~Ⅱ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2.53±0.54 vs.2.47±0.47,P>0.05)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Ⅲ~Ⅳ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2.87±0.62 vs.2.47±0.47,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2.4 CIK细胞治疗后,不同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的表达变化经过CIK细胞治疗之后,Ⅰ~Ⅱ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较Ⅲ~Ⅳ期NSCLC患者Tregs比例(2.53±0.54 vs.2.87±0.62,P<0.05)显著降低;3 CIK细胞治疗对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经过CIK细胞治疗之后,根据ir RC标准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ir CR+ir PR)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的疾病有效率(effective rate=ORR+ir SD)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4 CIK细胞治疗后,NSCLC患者一般情况的改善根据KPS评分标准,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功能状态较前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失眠情况、饮食情况、体力状况及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饮食与体力状况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IK细胞输注治疗通过调节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NSCLC患者的免疫杀伤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且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更为严重。2 CIK细胞输注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减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3 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一般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正> 1 病例介绍 张某某,女,26岁,1990—10—16日初诊。因结婚四五年不孕而就医,经治疗数月后,于1991年3月怀孕,妊娠情况良好,三个足月时作B超检查各方面均正常。至妊娠八个
目的研究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转录因子Klf4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两者间关系,观察研究CD44+/C-myc+表型细胞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数量、分布特征、形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地铁施工事故频发,安全问题突出。根据现有研究资料表明,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工程事故最主要原因。对地铁工程事故进行人因分析,已经
目的:探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体外人胆管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作用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后,荧光素技术检测胆管癌细胞中HIF-1α蛋白活性;MTT
<正> 慢性前列腺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是泌尿系的常见病。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自拟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为主,辅以中药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现
唐朝的"疾残"者分为三类:残疾、废疾和笃疾。据《唐律疏议》和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反映,唐代对"疾残"程度有非常详密的规定,对"疾残"者有非常细致的关怀和照顾。
名师的成长途径关乎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名师成长途径的探索与感悟,提出研究结论,以期为中职学校名师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正> 祖国医学中并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由于胃的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至完全
本研究综述了道桥工程的施工特点,对道桥工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道桥施工的技术要点。
<正>苏童是一个善于营造气氛与运用意象的小说家,但是随着叙述的生活场景从历史发展到当下,由传统城镇进入现代化大都市的边缘地带,特别是进入欲望化的九十年代社会环境,他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