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唑羧酸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含氮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能与主族、过渡、稀土等金属离子作用形成结构复杂多变的配合物,另外吡唑羧酸类化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结构,而且在光学,催化,磁性,分子识别,生物活性及吸附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对吡唑羧酸类配合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过渡金属为配位中心离子,选用H2cdpca(H2cdpca=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为配体,菲啰啉(Phen),4,4′-联吡啶(4,4′-bpy),六次甲基四胺(hmt)等为辅助配体,主要采用常规溶液反应法在制备配合物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得到了5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它们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考察了相关配合物的的电化学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首先合成了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H2cdpca)配体。  2、以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H2cdpca)为配体,合成了五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d(cdpc)(hmt)(H2O)]·H2O}n(1),[Mn(Hcdpc)2(4,4′-bpy)(H2O)]n(2),[Cd(Hcdpc)2(Phen)(H2O)](3),[Cu2(Hcdpc)2(Phen)4(NO3)2]?9H2O(4),[Ni(4,4′-bpy)(Hcdpc)2(H2O)3]·2H2O(5)。配合物1具有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3,4,5都为单核结构;它们的三维网状结构都是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五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测试表明,它们在室温下能发出与配体H2cdpca相似的蓝色荧光。配合物2中存在反铁磁性作用。  3、研究了配合物[Mn(Hcdpc)2(4,4′-bpy)(H2O)]n(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M KOH中,电流密度为2A·g-1时,配合物2的比电容达到1980 F·g-1,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70%左右;  4、合成了配合物[Cd(4,4′-bpy)(Hcdpc)2(H2O)]?3H2O(6),初步探索了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对碱性气体的吸附性能。
其他文献
政府宣传微博是传统政府宣传工作的新运用,也是中国政务微博中的重要一支。然而,处于相同的大环境下,不同城市的宣传微博却拥有迥异的影响力。为了解释这一差距,本文用内容分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为切入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特定的极端竞争状态下的政治忠诚表达问题。“大跃进”运动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中央采取严苛的奖惩措施,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合成染料中,就品种数目而论,偶氮染料是最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纤维的染色。但有些芳香胺偶氮染料中间体因其致癌性而被禁用,其中对染料工业影响最大的是联苯胺。自联苯胺停产以来,用其它类型的染料替代联苯胺类化合物合成偶氮染料的研究十分活跃。基于此,本论文对此类偶氮染料的代用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合成了无致癌性染料中间体N,N-1,4-苯基二-(4-氨基)苯磺酰胺,通过红外光谱、核磁
《中国好声音》的引进、制作与传播,包含了法律与艺术创作、法律与媒体、法律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中国好声音》中涌现出来的电视节目模板版权化、制播分离、资本投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新闻学教育正在面临关键性的选择:“逆境求生或是蓬勃发展?(Surviving or Thriving)”这一选择的必然性来源于新闻生态的全面改写、传播技术的革命性改变:“新闻作为一种社会
湖南卫视的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在我们感动、大笑的同时,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呢?爸爸们的行为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可以做得更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时今日,很多
语言传播,指A民族(包括部族)的语言被B民族(包括部族)学习使用,从而使A民族(语言领属者)的语言传播到B民族(语言接纳者)。语言传播是亘古普存之现象,是民族间接触、交流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