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语言接触导致语言变化”为理论框架,从词汇的角度对廿四都闽南语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大语言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部分。本论文侧重研究廿四都闽南语的词汇借用,其借词来源于三大语言:普通话、吴语和英语。语言接触在词汇借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词汇借用是最基本和最典型的语言借用。语言接触是在社会文化的接触与交流中必然产生的,在参与接触的语言中留下影像。赣东北地区的汉语方言是极为复杂与丰富的,方言的种类和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语言特色。在汉语八大方言中,赣东北地区就有六种: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闽南语和徽语。这些方言,有的成片分布,有的形成方言岛,有的是两种方言共存于同一语言系统内,这就构成了赣东北地区方言的多元接触特征。方言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是观察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最好窗口。本论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观察、描写、比较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汉语方言调查词汇表》为依托,对廿四都一个镇、五个乡进行了全面的词汇调查,最后拟定出廿四都闽南方言词汇表,并对这些词汇进行分类与比较,统计出相应的数据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引起廿四都闽南语词汇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包括国家的语言政策、经济发展、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探讨。研究结论表明,在廿四都闽南方言岛里,闽南语的通行范围逐渐缩小,使用人数也逐渐减少,说闽南语的人平均年龄趋向老龄化,闽南语的社会使用功能逐渐衰退。因此,闽南语正慢慢走向衰落,有向普通话、吴语靠拢的趋势,同时也间接地受到英语影响。然而借词中的一些发音系统仍然保留着当地土语的特点。在词汇方面,借入词语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词形面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借入词语在不断发展壮大,土话的固有词汇可能会被遗忘或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