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速了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仅仅依靠传统的财务与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环境管理需求,而以经济、效率、效果、环境并重的环境绩效审计将成为发展的最终趋势。国家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以及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火电行业既是支撑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制造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户,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本文在系统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相关理论出发简要介绍了基础理论的发展内涵和对本文的指导意义,重点介绍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内涵及要素关系,为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火电行业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基于系统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和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从火电行业发展现状,社会与经济效应的推动以及理论研究不足三方面进行了必要性分析;从政策法规、舆论氛围、现实实践和理论研究四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针对火电行业现状,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几个要素着手归纳了其在火电行业应用存在的困境:缺乏统一评价标准、无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用性不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和审计资源配置不足。并结合上述基础理论从主客观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与总结。之后,针对我国火电行业的特点及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确定其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各要素之后,提出了火电行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依据构建原则,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对其评价指标体系从财务、客户、内部环境管理和发展潜力四个维度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构建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X火电厂进行具体的案例应用与分析,来详细说明本文所提出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在火电行业的运用研究,尝试构建适合火电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的指导火电行业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