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世界各国环保组织开始不断呼吁人类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同时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于社会多方面的压力,企业不得不采取环境战略,战略措施也从坚决抵触到消极应对进而发展到更加积极的自我约束。然而,随着环境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一场关于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争论,究竟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这一争论至今都没有定论。对此,本文将从环境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竞争力,专门探讨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两者怎样协调发展,在怎样的条件下两者能够达到“双赢”的状态,从而实现环境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企业参与竞争的时代背景;回顾并总结了环境管制和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主要观点,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环境管制为企业带来的不是一种经济负担而是竞争机会,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积极的,环境管制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分析了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不同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实施效果、实施效率和对企业的激励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途径主要表现在成本和技术两方面,因此本文分别从由成本产生的销售价格和由技术创新产生的产品差异化两种途径分析了环境管制是如何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最后,全面调查了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现状与现实条件,剖析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了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并指出其失效原因,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制度性缺陷;基于之前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改革方向,并构建了相应的环保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