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氧化石墨烯锁模及纳秒脉冲产生的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短激光脉冲具有脉冲宽度窄、峰值功率高特点,在物理学、材料学、军事技术、通讯技术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超短脉冲的产生通常采用调Q技术和锁模技术,利用调Q技术可以获得纳秒量级的脉冲,利用锁模技术可以获得皮秒至飞秒量级的激光脉冲。调Q及锁模技术都有多种方式,其中将可饱和吸收材料插入激光谐振腔内的被动调Q及被动锁模技术备受人们关注。被动调Q及被动锁模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这项技术的关键是可饱和吸收材料的选择。它经历了有机染料、色心晶体(如IV:LiF)、钛宝石、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石墨烯材料等。其中,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简单、光学性质独特,是新型的可饱和吸收体材料;Cr4+:YAG工作在0.9-1.2微米范围、性能优良,也是近些年来比较受关注的被动光开关。基于此,本论文利用氧化石墨烯和Cr4+:YAG对掺饵光纤被动锁模和固体激光器被动调Q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1.氧化石墨烯及其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和表征。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然后利用超声剥离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溶液。用离心方式分离出不同尺寸的氧化石墨烯,并制备了光纤激光器所需的可饱和吸收体并对制备的可饱和吸收体进行了表征。  2.氧化石墨烯被动锁模的研究。对掺铒光纤的荧光和光谱边带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光纤激光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PVA薄膜插入掺铒光纤激光器,实现了被动锁模脉冲输出,重复频率为9.26MHz,中心波长为1531.50nm,3dB带宽为1.38nm,脉冲宽度为1.78ps。  3.Nd:YVO4固体激光器 Cr4+:YAG调 Q运转研究。以 Nd:YVO4为增益物质, Cr4+:YAG为可饱和吸收体被动调Q元件,通过控制晶体温度和输出率来实现对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调制。当晶体温度为33℃、激光谐振腔输出镜的输出率为15%时,在1.62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的激光脉冲的脉冲宽度为5.56 ns,单脉冲峰值功率为24.38 kW。  4.Nd:YVO4固体激光器自调 Q研究。实验过程中,采用折叠腔,激光晶体既是增益介质,又是可饱和吸收体,实现了自调Q运转。当泵浦功率为2.07W、输出镜的输出率为10%时,获得了重复频率为48.94 KHz,脉冲宽度为4.8μs的脉冲输出。对自调Q运转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Λ型三能级原子的共振荧光谱和压缩谱,考虑三能级原子的其中一个偶极子与经典场相互作用,另一个偶极子与腔中的一个量子场相互作用。调节经典场拉比频率Ω、原子
具有室温铁磁性(RTFM)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在未来的自旋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过,目前人们得到的室温铁磁性比较弱,无法满足自旋电子器件的实际需要,而且,人们对氧化物中出现的室温铁磁性的起因仍然说法不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AAO为模板,使用超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反应溅射制备了多孔Cu2O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探针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防伪材料和防伪技术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具有结构色的多孔氧化铝(PAA)薄膜作为一种非常廉价并且制备工艺十分简便的薄膜材料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此
各种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相应材料的支持,而传统的材料研发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成本来制备和分析样品。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升,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材料微观结构中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规律,从而预测出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已经变得越来越方便。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了磷酸铁锂和硅酸铁锂这两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及铝钐金属玻璃体系,通过计算模拟,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质以及相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实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