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重大利好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科技与伦理之间的碰撞变得激烈起来,科技伦理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重视科技伦理问题,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势在必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国家意志和当下的社会价值取向。科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科学教材中自然也蕴含着独特的育人资源。在当前课程体系下,小学科学教材无疑是小学阶段实施科技伦理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明晰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的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对发挥科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在梳理相关学者对于科技伦理教育内容体系维度构成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要求并基于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内容的解读,将小学科学学科的科技伦理教育内容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分析,分别是科技价值观、科学精神、科技道德以及社会责任,并由此建构本文的研究框架。在文本分析中,以教科版科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包含教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活动手册,选取1-6年级下册教材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分析教科书内容,教师用书和学生活动手册作为补充手段。首先,对教材中科技伦理教育内容的各子类目进行了频度统计。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科技伦理教育内容比例最高的是合作分享、实事求是以及自然环境责任;教材中没有涉及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教育内容,国家责任教育内容虽有涉及但是频次极低。另外,通过对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科技伦理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插图、主体文字和学生活动是最常用的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呈现方式。根据文本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科学精神维度教育内容是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科技伦理教育资源,小学低年级段尤其注重实事求是精神与合作分享精神的培养,而中高年级段在严谨细致、批判质疑和创新实践等科学精神的培养上有所侧重;社会责任维度下的自然环境责任是各年级段科技伦理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科技价值观和科技道德培养的相关内容总体较少。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教育的实施建议:(1)增强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教育重要性认识;(2)着力提升教师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实施能力;(3)优化小学科学教材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笔者也提出优化小学科学教科书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呈现的建议:(1)丰富科技伦理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2)扩充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内容;(3)量化教科书编写的科技伦理教育内容呈现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