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视角下的就业效应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lw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充裕国家,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指导方针。经验表明资源依赖型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失业人数多、就业难度大的问题。作为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区域,山西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根据自由贸易理论观点,对外贸易能够对一国或者地区的充裕要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分析山西省对外贸易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对外贸易视角探讨山西就业增长的途径。  本文在对山西省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和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山西省的对外贸易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改善之处。比如对外贸易方面的规模相对较小、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进出口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以及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失业率相对来说处于较高水平等令人担忧的就业状况。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对影响就业的五大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运用ADF、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的定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山西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出口能促进就业的增长,而进口则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将影响就业增长的五大因素,即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投资、FDI、财政支出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用以评价山西省出口对其就业增长的重要性。其结果表明,山西省出口与就业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是最大的。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目前的经济新常态下,山西省应在适当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以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促进就业增长的效应。
其他文献
大量的经济现象和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并购并不是如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是企业在全球范围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帕累托选择。该文认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