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Krasen(?)勺输入理论、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Michael Long的互动理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韩礼德的语用学理论、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借鉴了有关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实证研究成果,结合对各个层次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实录中英语教师课堂有效话语因素的观测和分析,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三因素结构假设(语言特征、语言功能和互动特征)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接着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别以124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249名高中生为被试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表明,各项统计数据能很好地拟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三因素结构假设和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因素结构假设成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制定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评价表》,并和一线教师使用该课堂评价表,对高中一线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被观测教师的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将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观测结果和对学生的调查反馈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话语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情境创设目的单一,语料输入缺乏真实性;课堂反馈形式单一,教师评价缺乏引导性;课堂交互调整策略单一,师生互动缺乏多样性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总结出高中英语教师有效课堂话语的特征——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规范性、激励性、开放性。据此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议:1.精心设计课堂话语,提高话语的可理解性;2.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开放性;3.创建生态教学时空,唤醒、激励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最后笔者对本研究做出总结:本研究研究视角比较独特,研究课例比较典型,研究成果比较实用,研究外延比较开放,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作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自评和他评的有效工具;同时坦承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尚待完善,验证范围尚待进一步扩大,并据此拟定了后续研究计划:1.继续完善评价表的各项指标;2.大范围实验验证;3.拓展有效性研究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