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教师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研究上,对新教师的关注并不够,对国际汉语新教师的研究就更少了。从实践上说,任何一位国际汉语新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快速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优秀语言教师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对于汉语教学机构来说,他们则需要更多的新教师快速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教学能手。要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则依赖于对国际汉语新教师这样一个群体的研究。本文着眼于国际汉语新教师的的教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以期从中窥探他们的成长过程。本研究采取质的研究方法,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采取日志研究的研究手段。日志研究则采用Bailey提出的研究范式;辅助方式则采取了以下四种方式:1)半开放性访谈;2)课堂观察;3)教学评估;4) MBTI人格测试量表。本研究运用以上五种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类属分析”以及“情境分析”(陈向明,2000)对所选取的两个个案进行了“案内分析”与“案间分析”,不但详细描述、分析了两个个案各自教学观念发展的特点,影响教学观念发展的因素,而且对两个个案教学观念发展的异同点以及造成不同之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并利用教学观念发展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不一致性理论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一.国际汉语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颠覆性变化到部分消失再到重新获得并不断细化的三大阶段,第三大阶段的发展过程符合Black&Ammon教学观念发展模式。二.影响新教师教学观念发展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四大因素:1)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培训与指点;2)听课的心得体会;3)学生的反馈;4)自身教学的反思。其中前三点属于外部因素;第四点属于内部因素。三.国际汉语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发展存在异同,受到各自人格特点的影响。根据研究分析,对未来教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国际汉语新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是以“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不断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的。因而为了帮助国际汉语新教师更快地成长,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正接触到汉语教学,感受汉语教学的过程,而非停留在理论上。国际汉语新教师所在的教学机构可以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有经验的优秀国际汉语教师进行指导,形成“以‘老’带新”的模式,为他们提供了“协作会话”的机会。同时应当对不同人格类型的新教师给与不同的指导。在具体指导阶段,则按照新教师教学观念发展的四个阶段,即Black&Ammon (1992)提出的教师观念发展模式,分步帮助新教师。国际汉语新教师自己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