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稀土土壤吸附铵态氮规律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赣南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近年来普及应用的原地浸矿工艺中硫酸铵溶液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探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其形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取了龙南足洞稀土矿土壤,该原矿土壤中的稀土60%-90%为水合或羧基水合离子状态吸附于高岭石及云母中,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原地浸矿的化学浸取基础。文章采用静态、动态与土柱实验结合的方式,先探究土壤吸附铵态氮的性能,然后在间歇式淋滤作用下探究铵在土壤中的形态与迁移特征,控制不同理化性质如pH、浸矿剂浓度、滴浸速度探究土壤中铵态氮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离子型稀土土壤吸附铵态氮满足Langmuir模型,动力学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土壤吸附铵态氮是单分子层吸附,以及以化学吸附过程控制为主。(2)离子型稀土铵态氮形态主要以交换态铵为主,水溶态铵与固定态铵的含量较少且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较短,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极少,土壤柱中发生硝化反应可以忽略,土壤中主要以吸附铵态氮交换稀土为主。(3)浓度不同改变了土壤中铵态氮吸附平衡的时间与稀土回收率,在实际的浸液过程中可以考虑“先淡后浓”的注液方法,不仅可以防止在达到注入低浓度前的解吸过程,且节约浸矿剂,提高稀土回收率。(4)速度不同几乎不改变土壤中的铵态氮达到饱和的时间,但是对稀土回收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浸液过程中可以考虑先慢后快的注液方式。(5)pH值没有改变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但是对稀土回收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硫酸铵溶液本身的pH值在5.5-6之间,因此在实际的注液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溶液pH值或者不调节就能提高稀土回收率。利用SPSS软件可以较好的拟合铵态氮随深度随时间的变化。(6)铵态氮的迁移可以分为5个带,与稀土浸出机理一致。
其他文献
重点讨论了氧化还原气氛对常用着色剂着色的影响,并介绍了使用各种着色剂应注意的问题。
不断发生的网络新闻反转现象是新闻生产与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新闻生产不再是新闻传播机构一方的事情,而是一种敞开的公众可以参与其中的集体协作。新闻
<正>做好语言研究,必须力求穷尽地占有语言事实。笔者写过《方位结构"X里"和"X中"》一文(《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4期)。文章指出,有三种意义,适合于用"里",不适合或不怎么
手指游戏的教育价值就是手指游戏给幼儿带来手指的活动、语言认知的发展、思维想象的萌芽和创造表现的欲望以及愉快的情感体验。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期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
<正> 国家教育部大力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
电气工程主要是指与电能的生产与应用相关的工程技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工科学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为设计与制造各类电动机械,故又称之为电机工程,也有部分专业人
概述了制备半合成抗生素的重要原料D - (- ) -对羟基苯甘氨酸拆分技术进展。其拆分技术主要有化学拆分法、诱导结晶法、不对称转换法和生物酶法 ,尤以不对称转换法和生物酶法
<正>神经病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同时其专业性强、内容相对抽象复杂。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
现阶段,寻找两高农药的替代品已成为我国农业的紧要任务,低毒、不破坏环境、残留少、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可利用时间长、用量少、使用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无疑成了人们的一
<正>1.教学背景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于国家颁发的标准或大纲的重新诠释,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从学生根本需要出发,对标准、大纲、通用教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