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赣南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近年来普及应用的原地浸矿工艺中硫酸铵溶液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探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及其形态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取了龙南足洞稀土矿土壤,该原矿土壤中的稀土60%-90%为水合或羧基水合离子状态吸附于高岭石及云母中,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原地浸矿的化学浸取基础。文章采用静态、动态与土柱实验结合的方式,先探究土壤吸附铵态氮的性能,然后在间歇式淋滤作用下探究铵在土壤中的形态与迁移特征,控制不同理化性质如pH、浸矿剂浓度、滴浸速度探究土壤中铵态氮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离子型稀土土壤吸附铵态氮满足Langmuir模型,动力学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土壤吸附铵态氮是单分子层吸附,以及以化学吸附过程控制为主。(2)离子型稀土铵态氮形态主要以交换态铵为主,水溶态铵与固定态铵的含量较少且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较短,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极少,土壤柱中发生硝化反应可以忽略,土壤中主要以吸附铵态氮交换稀土为主。(3)浓度不同改变了土壤中铵态氮吸附平衡的时间与稀土回收率,在实际的浸液过程中可以考虑“先淡后浓”的注液方法,不仅可以防止在达到注入低浓度前的解吸过程,且节约浸矿剂,提高稀土回收率。(4)速度不同几乎不改变土壤中的铵态氮达到饱和的时间,但是对稀土回收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浸液过程中可以考虑先慢后快的注液方式。(5)pH值没有改变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但是对稀土回收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硫酸铵溶液本身的pH值在5.5-6之间,因此在实际的注液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溶液pH值或者不调节就能提高稀土回收率。利用SPSS软件可以较好的拟合铵态氮随深度随时间的变化。(6)铵态氮的迁移可以分为5个带,与稀土浸出机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