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七天》看新世纪文学的体制运作与意义生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期文学的整体特征往往与文学的生产与接受方式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文本的生成过程,无疑更能还原一个时代文学生成样态的层层细节。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新媒体和文学市场化的影响,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意义的生成机制等呈现出了新变化。各种资源要素的配合、冲突、互动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学主要的生态场域。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与出版的。小说在叙事上对新闻时事的征用,在出版上的媒体运作,在批评与接受上的各种力量的互动,等等,都集中折射出新世纪以来纯文学生产的某种趋势与变化。借助余华的《第七天》这部小说,可以有效管窥新世纪文学体制的运作情况以及文学意义的生成机理。反过来,从文学制度与意义生成的角度,也可以从更宽阔的视域去理解和阐释余华的这部小说,从而把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乃至于对余华的研究整体推向深入。本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梳理《第七天》的研究现状,阐释从《第七天》切入研究新世纪文学体制的合理性及其意义,同时对余华在八九十年代文学体制下的创作进行简要回顾,以作为理解其新世纪创作的重要参照和背景。第一章从作家身份的转变入手,分析当下作家进入学院体制这一普遍现象的内外原因,探讨学院体制对余华创作《第七天》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通过余华这个个案,透视作家学院化生存对整个当代文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释新媒介与《第七天》的生产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对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的影响。重点从网络意识形态、小说的叙事策略、小说的出版策划与营销等方面,还原其中的细节,以对小说构成更深入全面的理解。第三章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当下主要的两种批评方式,即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专业化批评和以网络为媒介的民间批评,分别在对《第七天》的意义生产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揭示当下文学创作、传播中,各种文学尤其是非文学要素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不同要素影响下读者对余华的《第七天》的接受情况,分析造成这种接受差异的种种原因,进而追问文学背后所存在的各种意义生成及制约机制,以扩展文学研究的阐释视野。总的来说,本论文力图通过对《第七天》这部小说在创作、出版、批评、接受环节的细致考察与意义辨析中,窥探新世纪文学从创作到传播,再到接受及意义阐释的运作机制,揭示在新的文学体制下,各种文学及非文学要素对文学构成的影响,同时反思作家在新的文学体制下所具有的创作自由度。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由上而下的体制改革山雨欲来,由下而上的改革呼声日渐高涨,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在这个背景下,2011年2月,17家高校文科学报自己发起了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
论述了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系统包括前台应用程序和后台风险数据库两部分.首次集成了模糊网络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可生成风险评估报告,提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MPEG-2作为一个关于运动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视频压缩的各个领域,可以对目前各种级别的视频、音频进行编码.文章分析了目前正在中国广泛试运行的有线数字
“疾、病”是表示“疾病、生病”义的一对同义词, 从战国中晚期开始, 在“疾病、生病”义上,“病”渐显替代“疾”的趋势。汉初的使用中“病”已略占优势, 在《史记》、《汉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潜力产业,并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文化资本形成和流动的根本动力,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文化产业未来发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属纯理论的文科专业,该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如何建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难题。本文提出,将实践教学体
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一直是教育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研究
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把脉”的作用,能及时为课堂教学调整方向、纠正错误,教师课堂教学诊断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度和深度对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