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期文学的整体特征往往与文学的生产与接受方式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文本的生成过程,无疑更能还原一个时代文学生成样态的层层细节。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新媒体和文学市场化的影响,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意义的生成机制等呈现出了新变化。各种资源要素的配合、冲突、互动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学主要的生态场域。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与出版的。小说在叙事上对新闻时事的征用,在出版上的媒体运作,在批评与接受上的各种力量的互动,等等,都集中折射出新世纪以来纯文学生产的某种趋势与变化。借助余华的《第七天》这部小说,可以有效管窥新世纪文学体制的运作情况以及文学意义的生成机理。反过来,从文学制度与意义生成的角度,也可以从更宽阔的视域去理解和阐释余华的这部小说,从而把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乃至于对余华的研究整体推向深入。本文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梳理《第七天》的研究现状,阐释从《第七天》切入研究新世纪文学体制的合理性及其意义,同时对余华在八九十年代文学体制下的创作进行简要回顾,以作为理解其新世纪创作的重要参照和背景。第一章从作家身份的转变入手,分析当下作家进入学院体制这一普遍现象的内外原因,探讨学院体制对余华创作《第七天》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通过余华这个个案,透视作家学院化生存对整个当代文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释新媒介与《第七天》的生产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对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的影响。重点从网络意识形态、小说的叙事策略、小说的出版策划与营销等方面,还原其中的细节,以对小说构成更深入全面的理解。第三章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当下主要的两种批评方式,即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专业化批评和以网络为媒介的民间批评,分别在对《第七天》的意义生产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揭示当下文学创作、传播中,各种文学尤其是非文学要素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分析不同要素影响下读者对余华的《第七天》的接受情况,分析造成这种接受差异的种种原因,进而追问文学背后所存在的各种意义生成及制约机制,以扩展文学研究的阐释视野。总的来说,本论文力图通过对《第七天》这部小说在创作、出版、批评、接受环节的细致考察与意义辨析中,窥探新世纪文学从创作到传播,再到接受及意义阐释的运作机制,揭示在新的文学体制下,各种文学及非文学要素对文学构成的影响,同时反思作家在新的文学体制下所具有的创作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