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阈下的外空活动行为准则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空相关技术的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竞逐太空,外空安全困境进一步凸显,空间安全治理愈发引人关注。美欧因其空间探索的强国地位,在空间活动范围和空间资源占有上具有绝对优势,这种优势赋予了美欧国家在外空国际关系当中无可比拟的发言权。但这种优势性的发言权却未能对外空秩序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并未化解已存在的外空安全问题。相反,从近年来逐渐被提上研究议程的“国际外空活动行为准则”议题来看,美欧等外空实力优势行为体所提出的治理议案的集中特点是,着重强调自身利益,刻意回避空间安全困境,谋求维护外空绝对优势地位。面对外空行为失序的现状,笔者试图以近年来兴起的治理理论为基点,在回顾总结外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从“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角度探讨了目前美欧国家所提出的外空活动准则无法上升为国际性空间安全机制的原因。通过对美欧各自所提出的外空活动准则文本及其相关外空发展现状、安全政策展开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即:欧盟和美国史汀生研究中心提出的空间活动行为准则目前都无法上升为国际性空间安全机制的原因在于,二者分别在“合法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不足。最后,本文进一步剖析美国和欧盟争夺外空活动行为准则主导权的具体举措,并对中国未来更有效地参与外空活动行为准则议题研讨和维护外空国际社会整体安全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方式,它不仅对社会消费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大学
城市社区建设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在我国已经探索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的探索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又使社区建设
该文试图探求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性,即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为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客观趋势和法律要求,昭示着法律文明的进步.以国家与市场良性互动和最佳契合为自身出发点和规范对象,经济法合理构建了国家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特点是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这一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美国,主要是由于尼克松—基辛格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