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β受体阻滞剂主要被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2008年Leaute-Labrèze等人应用普萘洛尔治疗2例伴有血管瘤的心脏病患儿时,偶然发现普萘洛尔可以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从此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并成为一线治疗药物[1]。血管瘤目前按照最新分类方法可分为婴儿血管瘤(IHs)、先天性血管瘤、卡梅综合征等,其中以婴儿血管瘤最为常见。大量回顾性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均表明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另外药物以及激光等联合治疗也开始兴起,有研究指出普萘洛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儿血管瘤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但是关于普萘洛尔单独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普萘洛尔单独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数据来源: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搜索的文献出版时间从建库到2018年12月,没有语言限制。筛选和排除条件:选择标准:普萘洛尔单独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皮损部位只限于患儿皮肤。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及病例报告的数据筛除;排除内脏血管瘤(例如肝脏)、脉络膜血管瘤、脊柱内血管瘤以及其他特殊类型血管瘤(PHACE综合症等)。纳入文献质量评价:按照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质量评价为高风险偏倚者筛除。数据提取及分析:两位作者分别进行数据提取,并对差异进行讨论和商议。对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研究间若p>0.10,I2<50%,认为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计算数据总效应量;若p≤0.10,认为纳入文献存在异质性,可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X2检验标准设为0.05。最后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本文共检索到431个相关研究,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8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婴儿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疗效及安全性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RR=1.48,95%CI(1.29,1.70),p<0.05;安全性RR=0.18,95%CI(0.11,0.28),p<0.05];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与单独口服普萘洛尔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7,95%CI(1.04,1.56),p<0.05];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儿,联合治疗疗效与单独口服普萘洛尔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2,95%CI(1.05,1.65),P<0.05],但对于年龄大于等于6个月的患儿相比疗效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与单独口服普萘洛尔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婴儿血管瘤(IHs),口服普萘洛尔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糖皮质激素。2.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IHs患儿,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优于与单独口服普萘洛尔;但对于年龄大于等于6个月的IHs患儿,两种方法疗效无差异。3.对于IHs,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