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经典社会学以来,城市贫困研究就有着“空间”分析的传统。伴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空间”变动加剧。以列斐伏尔和苏贾为代表的城市研究者认为,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具有着相互依存的特征,空间生产不仅仅意味着资本运行和增值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关系,包括阶层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受这一思路启发,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变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本文认为以社会空间的视角切入,通过考察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结构集体特征,进而分析其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机制,为我们分析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为案例,通过对保定市整体城市在建国以来的空间变动和当前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实证考察,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层力量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在这些力量作用下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结构和特征,并且从主体日常生活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贫困主体对外界空间变动的反应以及自身所处社会空间的建构行为和过程。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论,重点提出城市贫困空间研究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同时从空间概念的多重属性出发,对空间视角进行了再综合和操作化处理,并分析了将这一视角应用于城市贫困研究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研究框架和研究设计。在第一部分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以建国以来保定市的城市空间变动的社会历史为基础,提出了空间研究的要素和空间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并设计了本文的调查研究。保定市的社会历史考察表明,城市空间变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政府主导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市场主导的商业地产开发和社会分层三个方面。基于此,本文认为,城市贫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是:首先确定空间研究的主体要素;其次,从“宏观”到“微观”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结构和特征进行连贯的实证研究,由此来揭示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层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第三,采取主体的视角分析城市贫困主体的日常生活中的空间认知与空间行为,一方面考察城市贫困者对外部空间力量的反应和行动,另一方面考察主体对自身社会空间的建构。针对上述研究框架和思路,本文将调查对象分层,重点设计了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按照研究设计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所做的实证研究的结果。第三章是一种宏观研究,重点描述了城市贫困在城区范围内的分布以及社区及其他阶层对这种分布的影响。首先,研究表明,城市贫困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是以火车站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一个是周边的“城中村”。这种格局实际上是四种力量的结果,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以及市场主导的土地商业开发(包括房地产)。其次,社区和其他阶层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影响方面,社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于社区贫困聚集的氛围和最低生活保障,而其他阶层在客观上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产生了排斥和隔离的作用。
第四章是一个社区层面的微观分析,主要描述了社区内城市贫困的空间结构和特征。第一,居住空间方面,不同性质社区有着不同分布特征,体现为同质性较强的社区分布较为分散;差异性较大社区则分布较为集中。同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改制导致一部分下岗和失业工人在居住场所上呈现一种“被驱逐”的状态;第二,日常生活空间方面,经济活动、休闲娱乐和购物活动空间呈现出一种边缘化的特征;第三,组织和交往空间方面,城市贫困组织身份缺失,交往空间呈现出“内缩”的特征。
第四部分是一种主体视角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更微观的考察,重点描述和分析主体的空间认知、空间认同和空间抗争,旨在分析主体对外界空间力量的回应以及对自身空间的建构,其实质是从主体视角来呈现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第五章的研究发现,主体的存在感和身份认同,包括对空间和主体的自身建构都存在边缘化倾向,而空间认知和认同则体现为“悬置”的自然态度和策略性的两种,空间抗争也分为意愿表达和行动两方面,部分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以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展望。第六章整理和综合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认为在第二章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即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层综合作用以及主体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这一过程带有着空间剥夺的性质,是主体间权力不等的体现。针对这一结论,结合大卫·哈维等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社会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