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杠杆率高企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中央“结构性去杠杆”思路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去杠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宏观杠杆率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期在尽快降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同时,尽可能的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不少学者基于此指出可以通过居民部门加杠杆来缓解我国快速去杠杆引起的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0.3678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09万亿元,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经济数量得到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诸如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增长波动、资源大量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当前。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模式也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国家在注重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横向比较于发达经济体可知,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纵向来看我国居民杠杆率由1996年的3%上升到2018第一季度的49.2%,呈现出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增加而引起的。即我国居民部门内部杠杆率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这引发了各界对我国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的担忧,并开始重新审视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空间。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理论、短视消费行为理论以及“债务—通缩”理论,分析了居民部门不同类型债务对家庭消费、投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借鉴任保平(2011)等学者的研究,本文选取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效率、开放度、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这六大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000-2017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通过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析了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居民短期消费性贷款/GDP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正向影响,而居民中长期消费性贷款/GDP和居民经营性贷款/GDP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适度激发我国居民负债消费潜力、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规范民间借贷以及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