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犯认定中违法性认识错误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犯为主导的社会时期,采用绝对的知法推定原则来推定国民知晓法律,不需要考虑违法性认识的问题,即违法性认识不要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为了管理社会秩序,大量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立法被制定,立法数量的增多导致了自然犯为主导的现象转化为法定犯主导,绝对知法推定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法定犯时代违法性认识之必须成为主流。但违法性认识错误在我国存在立法空白,司法实践处于无法可依状态。近年来在法定犯领域,媒体报道出来的一些案件引起了社会热议,舆论普遍认为处罚过重。主要是由于深受知法推定观念的影响,实践中对法定犯的认定还尚停留在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的层面,导致判决结果遭到质疑。在法定犯时代,要求行为人知悉所有法律已经不具有可能性。十几年来我国学者对违法性认识是否必要争论不休,司法实务中也是趋向于传统的观点,进而忽略了违法性认识错误在刑事责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违法性认识错误在我国法定犯占多数的立法情形中是必要的,有其实际意义。法定犯认定中违法性认识错误研究需要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四个问题:第一,即辩护人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辩护理由的主要目的是出罪还是量刑;第二,在法定犯认定中是否明确需要违法性认识;第三,如若需要违法性认识那么应该将其放置于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什么地位;第四,在确定需要违法性认识后,立法和司法上该如何处理违法性认识错误的问题。为了推动违法性认识错误在我国刑法中的进程,协调国家权力与个人私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进行研究。第一章是法定犯中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基本概述,主要是对法定犯与违法性认识进行基本的概念介绍,将法定犯与自然犯进行区分,明确了法定犯是由于行为人违反了前置行政法的相关管理性规范而设定的犯罪且其具有刑事违法性和行政违法性的双重违法性的基本特征。关于违法性认识的内容界定,认为违法性认识当属形式的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的理论源自于最早的不知法律不免责的原则,并分析了该原则在当时社会时期的适用基础。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主要是在法定犯认定中去研究违法性认识错误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违法性认识错误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主要有:直接违法性认识错误和间接违法性认识错误、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和不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自然犯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与法定犯中的违法性认识错误,也将违法性认识错误与我国法律错误进行了区分。第一章节主要是对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概念介绍,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明确,有助于进一步展开对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研究。第二章是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的适用困境研究,通过对司法实践中涉及违法性认识错误案件进行检索,选择其中的生效案件判决进行分析。对检索到的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案件的裁判特点、司法实践不足进行分类总结,找出造成违法性认识错误适用困境的原因。裁判特点主要有:认为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案件主要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分则的第三章和第六章当中,以及辩护人将违法性认识错误用作辩护理由所要达成的主要目的不是用以出罪更多的是作为减轻量刑的情节,且审判机关对违法性认识错误大多是不予支持的态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司法机关对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举证证明责任分配不明、判决中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说理少、容易造成客观归罪等。并总结出了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适用困境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无法可依;其二是违法性认识与我国社会危害性认识争议不断;其三是绝对知法推定观念在法定犯认定中依然根深蒂固。第三章主要是关于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定位问题。违法性认识错误作为能够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研究不可能脱离国家的犯罪构成体系。违法性认识在大陆法系阶层犯罪论体系定位中存在不同的学说争议,主要有构成要件该当性说和责任说。构成要件该当性说又可分为:违法性认识不要说、严格故意说、限制故意说、自然犯与法定犯区分说。违法性认识在我国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定位也存在着理论学说争议:在故意说中主要可分为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其他定位学说还有违法性认识错误正当化事由说和量刑因素说。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应将违法性认识放置于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主观要件当中,这符合我国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且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是违法性认识在我国刑法体系定位的最佳之举。第四章是关于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实践展开。在实践中应当放弃传统的绝对知法推定的做法,提出了法定犯中继续使用绝对的知法推定缺乏其正当性,法定犯时代不知法律不免责的理论原则已经遭到了质疑,合理地运用违法性认识错误不会造成放纵犯罪的不利后果。司法实践关于适用违法性认识错误需要建立相应的裁量机制,主要包括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认定原则、判断标准、认定方法,即应该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去认定行为人是否存在违法性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作为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要素,需要区分一般人和特定人的标准,结合行为人的实际环境、个人精神状况以及社会人际交往来进行认定;并通过借鉴域外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制度规定,明确我国关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证明责任分配问题;并对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能够减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和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方式去解决我国法定犯违法性认识错误立法空白的问题。
其他文献
网络域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无法脱离互联网而独立存在。由于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信息收纳与检索的场域,如何在互联网中找寻有关的信息,便需要借由网络域名去达致这一目的。正因如此,在互联网空间中孳生了劫持网络域名的犯罪行为,通过对网络域名的劫持便成为互联网场域中进行非法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现行《刑法》分则中并未存在直接符合劫持网络域名行为犯罪构成要件,以致司法实务部门缺乏对
学位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证券市场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操纵证券市场罪属于金融犯罪领域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不仅滋生证券市场虚假繁荣、经济危机的现象,而且还给其他投资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我国《刑法》第182条专门规定了操纵证券市场罪,《刑法修正案(十一)》吸收了三种新型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有积极的打击作用和现实性意义,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对该行为惩处数据的梳理,可以发现操纵证券市场行政处罚案
学位
对法益进行早期保护是防范新风险、确保社会安全的现实需要,抽象危险犯已经成为当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宠儿”。然而,抽象危险犯构成要件的外观形式容易使司法人员遵照成文法的平文白义,机械而盲目地适用法律,导致处罚范围不合理扩张。因此,有必要对抽象危险犯司法认定的症结做出梳理并深入剖析,从而寻找建构抽象危险犯出罪路径的基础依据,探索解决出罪困境的具体路径。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抽象危险犯出罪概述。其一,抽
学位
怪癖,始终是一种公认的才华出众者的特权。我们期待,甚而要求我们的天才是行为怪异者:天才往往不愿恪守规矩和保持常态,因而显得有点迟疑笨拙,这看来成了其天赋固有的喜剧补充。例如,爱因斯坦相信,他的猫——"宇宙观",与他不共戴天的对手是同谋。乔治·华盛顿常常光着身子策马跃入战场,并自称是外星人。詹姆斯·乔伊斯则因害怕墨水,蘸着甜菜汁写就了划时代的杰作《都柏林人》。所以,为了举例说明——甚至褒扬——真正天
期刊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诉责险”)是一种作为保全担保方式所引入的全新保险产品,与传统的担保方式相比,“诉责险”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使诉讼保全制度的担保功能实现更为便捷。“诉责险”的运行过程中,保险人通过与法院的合作,展现出公权力和私权利互动合作的特点,催生了“诉责险”产生相应的公法效力。今后,“诉责险”在中国仍会呈现出持续扩大规模的趋势,并同传统担保模式展开更为激励的竞争,可能逐渐取
学位
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改往日环境行政领域单一行政命令式执法方式,大力引入柔性执法手段,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之中。环境行政合同作为典型的新型环境行政管理方式,因其具有不同于传统行政手段的柔和、开放等特性,加强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沟通,并促成双方更紧密的合作,在环境行政执法实践中收效明显。但环境行政合同作为特殊的行政执法手段,环境行政合同行政优益权体现着强烈的行政强制色彩,而环
学位
人格权诉前禁令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重点创新之一,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加强了对人格权的保护,也在于为我国未来建立普遍的禁令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人格权编单独增设的“人格权诉前禁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立法创新,弥补了以往立法在人格权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开创了人格权保护的新路径,拓展了对人格权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展现了我国立法对人格权的尊重。人格权诉前禁令制度的增设有利于遏制侵害人格权的
学位
冷战后结束后,国际秩序的重构挑动日本在经济大国身份下对政治大国国家身份的追求。在此国际环境的变动之下,日本迎合其国家战略定位需求,将战后借“旧金山协议”推进的对东南亚地区的援助政策不断深化拓展用以辅助国家战略的推进。东南亚凭借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成为日本ODA战略导向的主要地区。日本在追求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大国化的总体战略目标之下,将ODA布局东南亚,以援助为支撑,从软实力渗透到硬实力强化构建在
学位
以螺栓群偏心距和端板厚度为研究参数,对梁柱节点中端板连接在偏心拉力作用下(A组)和纯弯矩作用下(B组)的螺栓群进行了受拉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破坏模式、螺栓群受力分布和中和轴偏移率的分析,研究了端板连接普通螺栓群中和轴位置变化的情况;对两组试验开展有限元分析,从荷载-位移曲线和节点抗拉性能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逐渐增大,螺栓群中和轴不断向受压区移动;增大螺栓群偏心距可使螺栓力增大,且加快
期刊
国家形象在一国整体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之一的日本,战后重新建构国家形象,是其重返国际社会、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东南亚是记录日本战争罪行最多的地区之一,且战后国际形势和意识形态冲突、日本国内经济发展的原料需求和海外战略安全和利益保护的需要,也使东南亚成为日本转变国家形象、发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支点。二战结束至今,随着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日本在东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