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缓解当前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95年江苏省首提“雏鹰工程”开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经历了局部探索、全面展开、深入推进三个历史性进程,经过多年的探索推进,大学生计划的发展实施已日趋成熟,然而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官群体出现的主观性离职离岗情况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对于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去向问题上,大学生村官主体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选择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非农民、非干部更非公务员的“尴尬”身份让大学生村官在决定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走向、选择自己人生出路时更显得茫然,而三年或五年的村官在岗经历往往又会因为在各种制约因素下导致自身作用发挥有限、认可度有限,从而让村官对未来发展感到恐慌,更容易使广大在职村官无法清晰看到自己未来明确的发展路径,因此大学生村官在服务中期离岗、转岗的情况屡屡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制定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基层人才充实培养的现实成效。本研究将以江苏东部沿海城市张家港市的大学生村官为例,经过与当地组织部门联系,全面系统地掌握第一手张家港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并从中选取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具体地掌握张家港地区大学生村官群体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并结合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深入调查研究,在案例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真实反应张家港地区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存在问题和大学生村官真实诉求,最后从优化基层公共服务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针对大学生村官因角色定位模糊、政策的不完备性和个人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的职业发展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政策、社会和个人三个视角分析制约大学生村官更好履职和发展的瓶颈,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制约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提高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质量,一方面在张家港当前大学生村官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要控制村官总量,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整体素质,把真正有志于服务农村发展建设的人才选聘加入村官队伍,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其次要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教育,这其中既包含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也包含具体履职能力的培训,可尝试政府与学校合作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定向培养。最后,要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培养机制,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类培养,探索优秀村官人才与党政干部的角色转换,拓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出路,最终实现大学生村官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