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水浒传》是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小说,是人类文化的精神瑰宝。除了小说中所赋予的精神瑰宝,小说中的鲜明的人物个性也是小说的一大亮点。在《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有绰号,有的绰号展示了人物的性格,有的绰号展现了人物的技能,还有的揭示了人物的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等因素。作为人物角色的灵魂所在,绰号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近些年来,文学界有很多关于《水浒传》不同译本的研究,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围绕译者主体性和异化、归化等翻译策略的研究上。耶夫·维索尔伦1987年在其著作《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中提出“语言顺应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有关语言的使用问题,即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之后,耶夫·维索尔伦在他的书籍《语用学诠释》中对语言顺应论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在语用学的视角下,强调语言的选择应充分顺应交际环境,交际目标和交际的目标。然而,翻译的过程也恰恰是使用语言的一种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牵制和影响。只有充分做好这些因素的顺应,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在本文中,作者试着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水浒传中绰号的翻译,探析译者是如何成功地在翻译中再创小说中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并确保译文忠于原文作者的意图。此外,文中也通过对比不同译者对“水浒传”翻译的译本,研究不同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结论是为了实现在翻译过程中达成语言的传递这一目的并能够为译文读者呈现一个好的翻译版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做到顺应的原则。这不仅为绰号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探讨角度,同时也为语言顺应论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回顾有关语言顺应论、翻译和绰号翻译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及研究现状。第三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语言顺应论的定义、属性和研究的四个角度以及语言顺应论和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章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沙博里在翻译《水浒传》绰号过程中,是如何成功地顺应语言结构、语境因素以及审美需求的。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本的翻译差异,进一步的阐明,语言顺应论对译者翻译的重要作用。第五章提出论文的结论及主要研究发现,意义和并根据研究现存的局限性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意见。总之,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一个语用学理论,语言顺应论对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绰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成功地译出绰号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