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断层活化与突水的力学机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me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矿井突水事故屡有发生,由于这种事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煤矿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有关突水机理以及突水防治的研究一直受到煤炭科研领域的重视。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形式之一是回采工作面的底板断层产生突水,而采场底板断层突水主要是因为在采动过程中断层发生了活化,使采场底板与含水层之间产生了连通裂隙,形成了水流通道,含水层的水经过此裂隙涌入工作面导致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论文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采场底板的断层活化以及突水的力学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针对回采工作面的底板断层及断层活化引起的突水,创建了力学分析模型并对断层活化和突水灾害的产生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回采工作面断层周围应力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判断断层活化的剪应力准则。另外,利用流体力学中的控制体积法,通过建立含水层水流流过断层活化裂隙时的水流动力学控制方程,分析了裂隙中水压的分布;利用断裂力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断层带受水压作用时的裂隙扩展规律,建立了裂隙扩展的扩展判据。其次,基于生产矿井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数值模拟分析模型,通过用FlowRFPAD-2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采动过程中采场底板断层所具有的活化特征和范围,模拟研究了底板断层的落差、倾角以及承压水水压对断层活化以及突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板断层落差越大,底板的断层就越容易活化;底板断层的倾角越小,断层就越容易活化;承压水水压越大,底板断层就越容易活化。底板断层越容易活化,导致突水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及电力输电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输线暂态响应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对传输线的研究主要包括分析和综合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工业和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伺服系统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交流伺服系统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近年来被广泛的使用。但由于交流伺服系统在本质上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多变量、强藕合的特点,因此,若要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品质,对控制策略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交流伺服系统的特点,本文结合了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和矢量控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速度控制器。首先对交流永磁同
本文对可倾瓦轴承动力学建模及动力特性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针对滑动轴承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油膜力的加权有限元互补算法。基于流体润滑的变分不等方程理
倒车雷达又称泊车辅助系统,或倒车电脑警示系统,能够以声音或者更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可以解除驾驶员在泊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的视野死角。本课题所设计
本文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和Java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结合其他可视化建模软件,将VR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为输电线路运行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三维图形用户界面。文中系统阐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及构成特点,重点介绍了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构建输电线路的三维虚拟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标准虚拟输电线路的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数据接口转换技术和VRML访问数据库技术。基于以上
非线性绝缘材料因其具有自行均化电场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缆终端以及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等方面,随着非线性绝缘材料被愈加广泛的开发和利用,电力系统涌现了一些由双层或多层非线性绝缘介质构成的复合绝缘结构,例如电机端部绝缘及电缆终端等。但这种由不同属性绝缘材料构成的双层复合绝缘结构将会产生界面夹层极化现象。因此探明非线性电介质的界面夹层极化特性,可为绝缘结构的设计提供必备的理论基础。因此,探明双层非线性绝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