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处于依然屡禁不止状态,甚至有的年份舞弊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本文作者得出,现存的研究成果包括:前人通过舞弊动因、财务识别特征、公司治理等微观角度,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探讨,然而,近年来社会环境快速改变,另外行为人的认知能力变化很大,在解释会计舞弊成因方面,动因理论的局限性很明显,不能继续解释会计舞弊成因。本文试图从外部宏观的角度,即从媒体监督、政治关联等角度出发,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财务报告舞弊。政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外界媒体与公司的关系,政府、社会和公司的关系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处于非常热门的地位,所以,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始于媒体监督外部宏观角度,在媒体治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政治关联、外界媒体监督等对于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的影响。通过研究数据,本文作者期望证明在拥有或建立的媒体监督的条件下,会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产生一定作用的影响。另外,本文作者还期望证明,在拥有政治关联的条件下,不同政治关联强度环境,媒体监督等结合起来对于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研究从媒体监督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政治关联、媒体治理的相关理论,通过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媒体监督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我们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不能真实传递信息,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传递公司内部信息,而该信息会影响到公司的价值。好的消息比如优异的业绩、发展的机会一般会及时、真实的传递到市场上,管理者期望投资者投入资金,使股价上涨;坏消息如较差的公司业绩,一般不会及时、真实的传递到市场上,管理者期望投资者不要撤回资金,使股价保持平稳,而此时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舞弊动机。而此时,如果公司处于强大的媒体监督的大环境下,这种环境便会使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风险非常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随时都有可能被发现,进而公司高管的舞弊机会就会相应减少,但是如果此时公司拥有足够强硬的政治关联等关系,媒体监督就发挥不出相应的外部治理功能,财务报告舞弊就会有较小的可能性被媒体暴露出来。因而推断在面临不利情形下,公司管理者会综合考虑到政治关联和媒体监督。所以本文作者推断,当媒体监督较弱,但是政治关联较强时,公司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并有可能存在舞弊行为,进而向市场传递出虚假的财务信息,政治关联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处于正相关关系,媒体监督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处于负相关关系。在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相应的logistic数学模型,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媒体监督、政治关联与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媒体监督与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2)当区分不同的政治关联程度时,政治关联越强,媒体监督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越小。(3)媒介发展程度越好的地区,越有助于抑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发生。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媒体、政治关联及舞弊的现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献回顾。该部分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媒体监督、政治关联和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研究,并指出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预测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理论基础、概念。首先,本文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其次,本文作者明确界定了媒体监督等的相关概念。最后,对媒体监督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加入政治关联因素,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研究设计。首先,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选样;最后,实证logistic回归。第五部分,回归结果的分析。首先,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验证假设。第六部分,结论建议。首先,总结上文。然后,提出建议;最后,预测发展方向。本文从媒体监督的角度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剖析,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从媒体负面报道数量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分析其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又将政治关联加入到其中。然后,本文从全新的角度为出发点,提出了应对财务报告舞弊情形的良好对策,一方面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本文为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治理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