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晋西北地区灾荒初探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1949年间,晋西北地区灾荒频仍,水、旱、雹、疫等灾情不断,多灾并发给当地带来严重的后果。饥民大量逃遁,未曾出逃的人多半饿死家中,由于粮食严重的缺乏,不得已灾民以草树、石粉充饥。这一时期晋西北地区灾荒频发的原因是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使然。地理环境只是灾荒形成的基本因素,人为灾害则是导致当地灾荒加重的关键因素。生活贫困的百姓无力抗击灾害的袭击,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一方面无力修建水利设施,另一方面在灾荒发生之时无力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致使灾荒不断的扩大和蔓延。而战乱连绵、社会动荡使灾荒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灾荒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上,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商业萧条,市场萎靡。在社会影响上,灾荒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口死亡和大规模的逃荒迁移。流离失所的灾民为了生存,多是举家踏上了漫漫逃荒之路。此外,灾荒也对国民素质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百姓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遭到双重考验。与此同时,灾荒也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挑战,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饿殍遍野,社会矛盾激化,暴力冲突的出现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针对灾荒的严重后果,各级政府机关及社会团体都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灾荒救济措施。作为救灾主体,政府出台的救灾措施既秉承了传统,又初具近代化特色,如鼓励社会团体参与救灾,救灾方式多元化。政府救灾工作的展开,使得晋西北灾荒救济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荒造成的损失。各种义赈团体的加入,民间力量的崛起及其新型救灾方式的出现,补充了政府救灾能力的不足,为民国时期晋西北地区救灾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推动了晋西北地区救灾事业的现代化。不容否认,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团体在救灾工作方面上都表现得不遗余力,其历史功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深重的民族危机、动荡不安的国内形势,使得救灾工作的展开备受束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对生物神经网络的模仿而提出一种模式识别方法,从提出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期间人们对它的研究有过高潮和低谷,兴衰交替。2006年,深度学习的概念被提出
激光陀螺性能指标是进行陀螺误差建模和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补偿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设计了激光陀螺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硬件平台,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测试软件,并对实验室现
包容性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弱势群体能够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而金融包容作为社会包容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首先要解决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我国
在近几年中,Oracle RAC集群服务器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数据服务方面,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在Linux系统下Orac
<正>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提出中国史学上的"反思"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偶然因素:从史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史学研
网络安全是网络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包括硬件安全和其上的软件的安全.网络硬件主要包括网络互连设备,比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以及硬件防火墙.从硬件级别上实施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关于学校的理论,人们要么对之抱有某种想当然的看法,要么只是看到了它的物质、制度、设施等硬件,这样,无论是教育界还是社会,都对学校寄予
最近根据区域平衡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一个区域性的一级增长极城市和各省区内部的二级增长极城市,从交通通达性的角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研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教研能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从中提炼出具有创新性、实效性的理论、方法,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