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报告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人们日益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从1992年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到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WSSD)形成的《实施计划》,从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到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都有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或倡议。于是,企业环境报告及更加综合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应运而生。  企业环境报告是企业自愿、定期、单独、系统地将企业环境业绩及有关信息对外公开提供的报告。企业环境报告管理包括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实施的管理。包括环境报告在内的各种非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一样,都定期发布,通常为一年。它与财务报告的主要区别是:自愿而非强制地编报;报告的目标读者可以很多而不一定以投资者为主;编制方法与程序尚未定型,通常需要企业跨部门组建团队合作完成。企业环境报告的内容是企业环境管理、环境业绩及有关信息,简称环境信息。企业环境信息可分为意识(目标)、行为(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结果(环境业绩)三个层次。“报告”一词与“披露”、“沟通”有相近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报告”。  可持续发展包涵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国外非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是从以环境报告为主走向以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主,即同时在一份报告中反映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我国宝钢和海尔已经发布了各自的《环境报告》,另有30余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根据中国实践,本文主要研究环境报告,但同时也涉及其他非财务报告。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总体上可分为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或视角。前者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回答企业如何报告和报告什么的问题。后者则从政府和公众的角度看,侧重回答企业为什么而报告的问题。这两方面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环境报告既属于环境会计的一个新分支,又是环境经济学中环境政策工具研究的一个分支,是环境规制(Regulation)与环境治理(Governance)的信息手段。同时,环境报告涉及环境管理学(Management)、环境科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  尽管对于企业提供环境信息应当采取强制还是自愿的办法还存有争议,但本文重点关注自愿性报告。因为,自愿性是市场经济下各主体进行交易决策的基本原则,而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必须作为环境管理市场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强制报告难以,如果能的话,克服企业虚报(多报喜)、瞒报(少报忧)、谎报等问题。这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的总体目的在于,概括企业环境报告的国际先进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具体途径。其具体目的包括:(1)全面总结发达国家在企业环境报告方面的历史、进展、趋势以及经验和问题,也分析其相关指南、法规、评价与审核标准等,确定各种利益相关者在其中的作用及受到的影响。(2)将企业环境报告放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之中,构建企业环境报告的理论结构,包括其目标、原则、内容和编报程序与方法。(3)结合国情,分析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发展的局限、困难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1)从国际经验看,企业环境报告能够发挥多种其他制度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中国企业“出去”还是国外企业“进来”,我国都面临能否及如何发挥企业环境报告的这些作用的问题。(2)从中国实际看,无论是与企业环境报告相关的企业实践还是政府法规,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待研究的课题。(3)研究企业环境报告有利于企业环境管理学、环境会计学的发展。  本文拟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叙述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路线、主要的创新点和局限。第二章讨论本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回顾企业环境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该章界定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可持续性管理、环境保护等基本概念,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简要描述国内外环境保护发展的历程。其他四章按照从国外实践到理论再到中国实践、从管理学到经济学的线索进行安排。如果说第二、四、五章是关于企业环境报告的理论,那么,第三、六章则分析企业环境报告的国内外实践。  第三章总结国外非财务报告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动因。鉴于日本在这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应予专门分析。在非财务报告的指南方面,需要研究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第四章研究企业环境报告的理论结构。包括企业环境报告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相关问题还有企业环境报告的需求与供给、风险与成本、程序、组织、频率、发布形式、第三方审计等。  第五章研究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环境业绩指标是企业环境报告的核心内容,环境业绩评价是环境报告的前提。该章研究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特点、原理、相关的国外指南和中国法规。  第六章将研究视角转向中国。首先对包括环境报告在内的我国企业非财务报告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其进展、发展原因和质量评价。其次,以宝钢股份《环境报告》为案例,在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次,将政府环保部门发希的相关规范与著名的国外指南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并指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最后,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将环境报告与企业管理、政府的公共管理及全社会的环境治理相结合,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管理学与经济学两类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全面回答企业环境报告中报告什么、如何报告和为什么报告的问题。本文的实践应用价值包括企业和政府两个主要方面。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  首先,在对企业环境报告的主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将“三重底线”、生态效率等环境管理思想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经济增加值(EVA)等价值管理思想综合,提出了嵌入式企业环境管理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即考虑了环境因素的价值管理体系,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于各种企业价值动因的影响,对现有公司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见第4.4.1小节)。  其次,在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环境报告的理论体系(见第4章序言部分),逐一论述了企业环境报告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这对于企业编制和呈报环境报告、有关机构制订企业环境报告指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目标部分,分析了企业环境报告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说明企业应当并只能追求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的同时提升,即所谓“双赢”。这也就解释了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会计目前在中国的尴尬境地。在方法和内容部分,提出应将企业环境报告与企业全面环境管理相结合。简言之,管理是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报告又是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之一。  第三,在详细全面地总结国外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应当基于市场机制,遵循需求推动型、企业自愿型的市场发展模式,而不是政府命令式、强制供给型的行政发展模式(见第3.1.2小节)。市场模式下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动力源自报告对企业自身的好处和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与推动两个方面。后者又包括政府、金融界、职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等各自的作用。  第四,在评价、总结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环境业绩指标设计的四项基本原理(见第5.3小节),即生命周期原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环境与财务双赢原理、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原理。依据这些原理,揭示了我国现有相关法规的特点、局限及改进方向(见第5.5小节)。  第五,通过总体分析和案例研究,指出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及相关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见第6.1.3小节),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见第6.5小节)。由于应付式的态度和经验不足,中国企业环境报告总体质量还比较差,表现在可靠性、相关性、完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等各项报告原则之中。  本文的主要局限是,由于受到样本数量和数据获取的限制,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不多。如,发布企业环境报告的企业是否财务业绩比未发布者更好?发布之后,股票市场是否有积极反应?并且,本文主要侧重从管理学和会计学角度展开研究,结合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比较薄弱。
其他文献
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一个人的历史情况、工作经历、职务任免、家庭前景以及奖惩等情况,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眼前是一片矜肃、静穆的秋之原野.天高远,云悠淡,飘移的乳白色的雾,从远处河谷袅袅泛起,有如撒向天宇间的一张巨大的游动的网,缓缓从山脚涌起……
李:陈老,这回您成了我“采风”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因为在当年“五七战士”的群体中,最富有独特的传奇色彩,您是一位残疾人!
大学毕业之前,我终于出了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没有辜负校园才子的称号.在别人的羡慕和吹捧里,我俨然作家般地得意和风光.待到找工作的时候,更不像别人那样慌,似乎只需把自己的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先后组建过4支先遣部队,分别担负宣传抗日、牵制敌人对苏区的进攻、为主力红军长征探路、策应和配合主力红军北上以及开路先锋等战略任务,为中国工农红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范围电力行业的价值链逐步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面
文森特·威廉·凡·高是一位热情天真且非常具有个性的艺术家.尽管他只活到了三十七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尽管遭受了许多的痛苦,但他对艺术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信息
体验营销是市场营销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新的发展趋势,起因于企业对消费者体验需求的认识。电信行业中,数据业务由于具有技术含量高、不易被消费者熟悉使用的特性,在其推广中实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