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约自杀的刑法应对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大越来越大,导致相约自杀的案件层出不穷,于是相约自杀成为社会公众和刑法学界讨论的热词。但是司法实践的裁判结果却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相约自杀一方死亡,另一方生还,生还者要不要对死亡的一方承担刑事责任;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相约自杀的生还者从何种路径予以追究责任,到底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直接正犯、间接正犯抑或是共同犯罪,还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不作为犯。当然,相约自杀中,接受对方嘱托或承诺将其杀死的生还者构成故意杀人罪,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笔者也是赞同的,故本文所说的相约自杀的生还者不构成现行刑法的任一罪名的观点,不包括受托式相约自杀。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在刑法上有不合理之处。首先,从实行犯角度出发,相约自杀既不满足故意杀人罪基本的构成要件,又不满足故意杀人罪修正的构成要件,不能按照故意杀人罪进行判处。其次,从共犯理论分析,正犯行为即自杀本身不是犯罪,根据共犯从属性说,教唆、帮助自杀的共犯行为自然也不是犯罪。再次,从不作为犯罪的理论来看,相约自杀的生还者不救助自杀死亡者,由于不具有刑法上的作为义务,与自杀者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最后,我国现有刑法又未单独设置相关罪名,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相约自杀的生还者不构成刑事犯罪(受托式相约自杀除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自杀的理论概览。这一部分先讲述自杀的概念,再分析自杀的法律属性纷争,即自杀违法说、自杀合法说、法外空间说以及死亡权利说,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是相约自杀的概述。首先讲述相约自杀的概念和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等构成要件,接着讲述相约自杀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受托式、独立式、教唆式和帮助式相约自杀,并有相对应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论述相约自杀的法律属性纷争,分别有肯定说、否定说、独立定罪说和折中说,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是相约自杀非教义刑法学的思考与分析。首先从刑法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强调自杀和相约自杀的意志自由;再从比较刑法学的角度,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详细了解日本和德国对相约自杀等有关规定和立法进程,从中找到对我国的启示并借鉴有益经验,最后从理论刑法学角度即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自我决定权和自我答责等理论进行论证。第四部分,是相约自杀教义刑法学的思考与分析。首先论述相约自杀的生还者不成立故意杀人的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再论证其不成立故意杀人的共犯,最后从不具备作为义务、与作为不具有等价性以及不具有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论证生还者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其他文献
“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活动是在李岚清副总理和薄一波同志亲自倡导和直接支持下发起的一个旨在弘扬“为人民服务”传统,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型系列调研宣传活动
近年来,由于京津冀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湿地不合理利用与侵占,使得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和湿地质量下降,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威胁;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的背景下,要求保证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人类活动干扰及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状况下,生态系统弹性对生态系统状态和服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因此,综合评估湿地退化状况,并利用弹性研究为科学恢复保护湿地、促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