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同时要走出国门不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软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软件在产品/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用户、开发者、采购者等各方的广泛重视。于是如何做好软件质量保证工作,从而不断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越来越引起了企业的重视,尤其在软件相关企业。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SW)/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告诉我们质量保证该做什么(what to do),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做(How to do)和何时做(when to do)。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实践者带来了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质量保证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对作者多年质量保证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主要结合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软件质量保证的相关要求,建立了基于瀑布模型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模型,解决了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如何做(How to do)和何时做(When to do)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CMM-SW/CMMI在质量保证实践方面的不足。最后,介绍了软件质量保证在飞利浦半导体某部门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应用该体系框架模型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该体系框架模型增强了CMM-SW/CMMI在质量保证方面的操作性。应用该体系框架模型可以帮助软件企业快速有效地导入软件质量保证职能,同时对通过CMM-SW中软件质量保证或CMMI中过程产品质量保证的评估大有帮助。